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四大关键词折射2016年投资机会

金融投资报 2015-12-28 08:25:04
| |
    ■ 刘柯

   2015年只剩下4个交易日,很多人都在展望2016年了。说实话,未来是无法预测的,除非你是神仙;但是,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却有几个无法回避的热点。我们可以先梳理一下2016年A股的几个关键词,看从中能不能把握一些机会。


   最热的关键词肯定是注册制


   不出意外,2016年注册制将渐行渐近,虽然有两年的过渡推广期,但其推出的速度可能会超出预期。注册制是资本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本质上看将推进融资端改革,用市场化的手段扩大直接融资。从最高层的意图看,今后扩大直接融资的任务是比较重的,注册制作为扩大直接融资的一个有效手段,将被给予重任。当然,注册制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但其给A股二级市场肯定会带来一些压力,即便是大批上市的公司质地确实优秀,也难以扭转资金外流的趋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管理层如何平衡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如何平衡资金供给与融资供给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实现资金与融资双向供给改革,让全社会的流动性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这对A股是一件好事。


   目前可以看到的可喜变化是,国务院级别的会议已经强调要实现投融资的协调发展,鼓励保险保障资金、信托资金、银行理财产品合理的投资需求,这其实就是给资金供给端开了个口子。下一步,就是数以百万亿级别的资金如何通过合规的渠道进入资本市场的问题了。


   资本市场的热门关键词还有一个战略新兴板


   个人认为,上交所之所以要急着设立这个战略新兴板,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最近几年上市资源的流失特别严重,特别是新兴产业公司都向往估值更高群众效应更好的深交所的中小创板。实际上,战略新兴板如何实现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差异化定位,这是一个难题,就像现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它们也没有真正实现差异化定位。因此,战略新兴板的真正实现意义与价值在哪里,需要在2016年得到清晰,因为很多上市资源选择的不是你这样板那样板,而是真正能带来股权增值。美国没有那么多板,人家也过得很好,光搞形式上的东西意义不大。


   第三个关键词是去库存


   这个去库存有两层意思,一是房地产去库存,二是过剩产能去库存。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权重部分,即便其发展速度慢下去了,但体量太大,如何瘦身是关键。从现实意义看,房地产降价去库存要解决开发商刚性成本上涨和销售终端减负的问题。对应资本市场而言,房地产去库存一个基本趋势是强者恒强,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的兼并重组会比较热闹,这也是为什么资金青睐万科这样的龙头公司的原因,市场去库存就是大洗牌。


   过剩产能的去库存,可以理解为促进产业机构的优化转型,这个在2016年会继续,甚至会更激烈。最近杭钢都停产了,传统过剩产业不是能不能继续喘息的问题,而是即便断臂也未必会存活的问题,现实相当严峻。对应资本市场就是兼并重组会成风,传统过剩产能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个救命稻草,就是重组,这里面也包括央企国企的重组。


   第四个关键词是“十三五”元年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元年,资本市场必将有所反应。那么,“十三五”那么宏伟庞大,如何把握投资细节?很简单,牢牢把握“十三五”的10大优势产业投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这些题材会被市场滚动炒作,层出不穷。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