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万科被不断举牌 杠杆资金从良玩直投

金融投资报 2015-12-18 08:34:14
| |
 ■ 刘柯

   17日万科A再度涨停,其背景是宝能系借钜盛华之手再度增持万科股份,12月4日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 A20.008%的股份,到12月15日,这个比例变成了22.45%,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24.81亿股,将“华润系”甩开超过5个百分点。

   有意思的是,实际注册资金只有5000万的钜盛华是怎么实施蛇吞象的呢?按其自己的解释,为取得万科4.969%股份所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96.52亿元,其中钜盛华出资32.17亿元,7个资管计划优先级委托人按照1:2的杠杆比例出资64.34亿元。也就是说,两倍的杠杆资金是其举牌万科的关键。

   杠杆资金,是个很敏感的东西,对于这个风险喜好太高的东西,至少管理层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避的,年中的股灾就是大规模卸杠杆的产物,即便到了现在,时不时冒一个清理杠杆资金的新闻,市场都会继续抽风。那么,钜盛华为什么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应说自己举牌的钱来自杠杆资金呢?

   这个事情,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怎么理解呢?目前场外资金非常宽裕,央行今年几次双降,释放了数以万计的新增流动性,管理层从资本市场清退的杠杆资金,都有数万亿之多。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正规渠道的资本项目收益率非常微薄、房地产市场又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它们应该流向哪里?答案是很明确的,你堵住了它流向二级市场的渠道,它还是会青睐资本市场,只不过流入的渠道不同,对象不同而已。

   从渠道方面看,以前杠杆资金是从券商、信托这个渠道来,对象是直接进入二级市场,造成的结果是大量资金不加区分地乱炒概念题材股,引起二级市场局部泡沫急剧膨胀,风险在短期内急速放大,以至于管理层看不下去了。现在呢?杠杆资金要比以前老实多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银行理财产品,第二个就是类似于钜盛华这样的投资公司,而且投资的方式与对象也比以前低调了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更多是参与上市公司的增发,而投资公司则是举牌优质价值公司。

   那么,这样的杠杆资金换个方式回归资本市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需要清楚一点,那就是资金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区别的,管理层之所以要清理杠杆资金,是因为它们不听话,风险喜好太激进,乱炒概念股,扰乱整个市场的价值取向。但是,在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欲望如此之强烈的情况下,将投机变投资和扩大直接融资为我所用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参与上市公司增发为主的直投为例,这些资金一般都有几年的锁定期,因此这些资金就很难短期投机;再比如举牌,一般来说被举牌的公司,都是比较优质的公司,如最近的万科、同仁堂,它们要么是为了争夺公司的控制权,要么是认为公司质地很好被低估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杠杆资金举牌垃圾题材股的,如果这就是一种杠杆资金从良的示范,那作为一种探索场外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试点,也未必不可。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流动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体量非常大,堵与疏谁更重要?相信大家都是聪明人。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