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 > 正文

上市10年首亏 牧原股份收年报问询函

金融投资报 2024-05-14 07:20:29
| |

■本报记者 刘敏

5月12日晚间,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002714)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生猪养殖企业在2023年普遍亏损。Wind数据显示,25家上市猪企中有19家出现亏损,其中牧原股份更是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上市十年首现亏损

牧原股份于2014年登陆深交所,公司自2019年布局屠宰肉食业务,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近十年来,牧原股份营收也从26.05亿元增长至1108.61亿元。2023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 1108.61 亿元,同比下滑11.1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2.6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32.14%,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问询函中,深交所首先关注牧原股份的流动性问题。截至2023年末,牧原股份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率为62.11%,较上一年末增加7.75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0.23,同比下滑25.81%;短期负债金额为469.29亿元,同比上升60.9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金额为86.51亿元。

与此同时,牧原股份货币资金余额为194.29亿元。其中,受限的货币资金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款保证金、期货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等,金额为56.53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付账款金额为234.63亿元,其他应付款金额为110.92亿元。

对此,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结合营运资金需求、经营现金流等情况,说明持有货币资金与长短期借款金额同时较高的原因与合理性;以及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合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等。

年报显示,牧原股份2023年末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121.50亿元;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3.08亿元,较期初下降68.98%,当期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为69.76亿元。因此,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生猪养殖业务的销量、产能利用率、新建及扩产情况、产能分布情况及销售半径、固定资产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等,说明最近三年公司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变动规模、与产销量的匹配情况等。

饲料结构存在差异

猪周期是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周期性波动现象,因生猪供给滞后于价格变化,供需错配是猪周期形成的根本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量72662万头,较上年上升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同比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价格方面,2022年12月以来,生猪价格进入下跌通道,2023年全年生猪价格整体维持在低位运行。

分业务来看,2023年,牧原股份的养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2.24亿元,同比下滑9.62%,毛利率为2.92%;屠宰、肉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62亿元,同比增长45.79%,毛利率为0.16%;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23亿元,同比下滑45.13%。

从养殖成本来看,2021年至2022年,牧原股份完全平均成本分别为14.7元/kg和15.7元/kg,2023年全年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约15元/kg。

对此,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结合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自身经营状况和规划、生猪养殖成本及变动情况等因素,分析说明生猪价格走势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对比最近三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及波动情况,说明公司养殖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具体原因。

问询函还指出,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业务中的饲料结构与同行业存在差异。2022年,公司饲料中豆粕用量仅占7.3%,约为行业平均水平14.5%的一半;2023年,公司饲料中豆粕用量进一步降至5.7%。

2024年一季度,牧原实现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8.5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3.79亿元,同比下滑98.56%。

猪价反转拐点渐近

今年以来,生猪去产能效果明显,生猪消费对生猪价格有所支撑。从4月销售情况来看,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等猪企发布的4月生猪销售简报显示,其销售均价均呈现出环比、同比上升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生猪养殖行业资金压力紧张,猪价上涨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情况,但无法支持产能补充与扩张,预计未来有望出现猪价回升与产能去化共存的局面,届时周期运行将出现明显催化。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截至5月11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4.98元/kg,较5月7日下跌0.2%。在供应端,150kg以上大猪出栏占比减少,本周出栏均重降至125.41kg。在需求端,4月样本企业日均屠宰数量环比上涨2.4%,猪价反转拐点渐行渐近。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在4月以来库存持续释放的抑制下,猪价基本维持在相对高位,证实了产能去化传导下的生猪供给收缩正在逐步兑现。当前猪价拐点已确立,上游产能持续收缩,叠加均重、冻品库存等价格压制因素逐步消化,预计在5月至6月,猪价上涨斜率将较为可观。进入2024年下半年后,随着生产者行为影响消化、产能缺口兑现,周期上行趋势将更为明朗,未来周期将会有可观的高度和景气持续时间。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