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 | 新型扩内需之路 必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金融投资报 2019-05-08 20:33:05
| |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在中美贸易谈判出现波折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新一轮扩内需箭在弦上。而这一波扩内需不能再是简单的基建,而是新型基建,是既有投入产出效应又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领域。

       在房地产不能继续大放水的情况下,急需几个体量大的新投资领域顶上来,新能源汽车、核电、高铁、环保、5G、自主可控、军转民等几个领域应该是首选。

       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也不难看出,引领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开始从粗放式放水变为精准的,有一定技术含量行业的引领式发展。

       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6%。

       实体经济的微妙变化,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这些增加值迟早会反应到公司财务报表上。

       此外,“创新驱动”不再是口号,而是世纪行动。

       2018年,全国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1.6%,研发密度为2.18%,中国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研发的高投入能带来什么?我们从华为可以看出端倪,2018年华为的研发投入达到1015亿元,排名全球第五,甚至超过英特尔和苹果的研发投入规模。

       高研发投入、持续不断的创新,这是中国科技领域从被动跟随到一定程度一定领域的以我为主的演变过程。

       从上面几个数据可以看出,一条新型的扩内需之路,必然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必然是要我们自己走的。

       从有无的角度看,就是需要培育几个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效应明显的行业与领域,逐步替代和接手房地产降速发展留出的经济牵引力空间。

       2019年,中国制造业中产值最高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IT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基本是我国工业的三大支柱。

       再综合起来看,目前体量能达到足够大的行业与领域,新能源汽车、核电、高铁、5G、自主可控等几个应该是可选标的。

       再重点谈谈5G,这个领域我们有一定的技术层面自主话语权,有全球最健全的生产层面的全产业链,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层面的应用市场,仅仅主设备投入就可以达到万亿级,再加上产业链投入基本就是数十万亿级,应用市场更大,应该在百万亿级别以上。

       如果还要一慢二看三通过,只顾及一两家企业的资本消耗水平而不考虑全行业甚至启动5G以后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是一种短视行为。

       从好坏的角度看,产业的更新换代也很迫切,比如汽车制造业的营业收入虽然在制造业中占第二,但增速远低于平均增速,利润总额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需要用新能源汽车来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再比如IT制造业,产值增速依旧在,但利润却在下降,也需要用提高科技水平的方式提升利润率,摘掉全球IT代工的帽子。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也要有一种自主可控的精神,加大对自主可控扩新型内需的扶持力度。

       中美之间能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更好,但如果有什么波折,我们的生活依旧会继续,我们还要更多靠自己。很多东西既然躲不过,那就必须坦然面对。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