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巴菲特也踩中商誉减值地雷

金融投资报 2019-02-28 08:58:19
| |
刘柯

  春节前,不少上市公司股价断崖式下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商誉减值计提,业绩瞬间亏损一大块。实际上,商誉这个东西是无形资产,牛市时是“讲故事”的最佳载体,熊市时就变成人见人弃的“黑天鹅”。

  不仅仅是A股的上市公司遭遇商誉减值爆雷,就连“股神”巴菲特也逃不过。在最新的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年一度致股东信中,就不幸踩中商誉减值地雷,被卡夫亨氏坑了一把。美国当地时间2月21日,卡夫亨氏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全年业绩报告,公司2018年全年巨亏102亿美元,在其收入依旧微幅增长的情况下,亏损源于公司计提了减值,主要是美国冷藏和加拿大零售资产商誉减值,此外还包括卡夫和奥斯卡梅耶的商标方面。卡夫亨氏是北美第三大、全球第五大食品和饮料公司,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2018年的第六大持仓股,因为该商誉减值,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得不背负30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当然,第六大重仓股的商誉减值对于“股神”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其第一大重仓股已经变成了苹果,但即便是“股神”也逃不过这个劫,由此可见商誉这个东西真不好把握。

  怎么去理解商誉呢?其实从影视公司收购资产就很容易解释了。比如一个知名演员或者导演的空壳公司,从账面价值看是不值钱的,但这个演员和导演知名度高,有一定的票房保证,就可能存在估值溢价,甚至是很多倍溢价。这个东西就是商誉,或者叫无形资产增值,很难量化,这个演员或者导演出几部爆棚的作品,公司价值就会直线飙升。但如果演砸了,自身身价直线下降,公司价值也会一落千丈,如果有公司前期高价收购,就会面临商誉减值。

  其实商誉的形成,无非就是对未来价值的一种判断。很多上市公司高商誉的形成,是高溢价收购一些题材资产,而这些题材资产很多属于轻资产行业,定价靠的就是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价值的产生,集中在影视游戏、品牌商标、知识产权专利、互联网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这些领域又最容易被“讲故事”,而且容易打动人。传统制造业就很难有高商誉资产产生,毕竟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估价,也不容易给出高估值。

  我们换个角度看,如果是你自己要去收购优质资产,是去收购夕阳的传统产业,还是愿意去收购一些代表未来的新兴产业?我们经常在讨论企业发展的时候,不仅仅是谈1+1=2,而是谈2的N次方,这就是收购带给企业与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魔力。当我们醉心于这样的发展方式时,又很容易向无形资产的方向拓展。比如我们谈服装业的发展,可能更倾向于耐克这样轻资产的方式,品牌输出设计输出的耐克没有什么重资产,就是靠无形资产,它哪天出事了,那就是商誉问题。再比如“股神”最仰仗的苹果,其实也是一个轻资产公司,或者它们自己更愿意做轻资产公司,设计产品,然后交给第三方代工,只做利润最大化。这样的公司,价值更多是靠无形资产积累的,你能说它就不好?

  商誉这个问题,不要妖魔化,无形资产也是钱,知识产权更值钱。当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收购可能给公司带来市值的增长,知名度的扩张,在牛市的时候就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情。但到了市道不好的时候,无法避免商誉减值的尴尬,而且商誉减值还是不能冲回的,也就是说你今年计提减值的这部分资产,即便以后发展好了,只能贡献并表利润,而不能冲回计提的损失。这应该是影响市场情绪的重要原因。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