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退市了就别再“整理”了

金融投资报 2018-05-30 08:29:02
| |
整理期若能退出本金要打1折甚至更低,连续跌停投资者只能整理心情无法直面账户

  ■ 刘柯

  今年首次 “批发”退市的三只个股挨个出炉了,*ST吉恩、*ST昆机和*ST烯碳。短期内让三家公司退市 (说不定以后还有),在A股历史上比较罕见。但公司退市速度的加快,不慎 “中枪”的投资者又将处于何种境地呢?

  观点提要

  要让造假成为一条不能触碰的 “高压线”,否则造假处罚顶多就是禁入,就是罚款60万,就是退市,反正钱也圈了也用了也转移了也亏光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上市就是潇洒走一回。

  这几家公司真正退市还有几个环节,最匪夷所思的是还要进入退市整理板继续交易。很多人搞不懂当初推出这个整理板的初衷是什么,既然核定退市,为何还要留个尾巴。从历史经验看,退市股进入整理板以后,基本都是连续跌停,原有股东几乎没有逃出升天的希望,反而在最后几天一些投机资金还会进去兴风作浪,豪赌一把。而换个角度看,退市整理期如果有资金大规模介入,那就是刀口上舔血,就是赤裸裸的投机,既然没这个必要,整理期完全就是个受煎熬看笑话的过程。

  但是,上述三家公司却有几乎27万股东,这些被套牢的投资者怎么办?如果这些退市公司没有弄虚作假,而仅仅是因为经营原因造成连续亏损退市,那只能是风险自担,*ST吉恩和*ST烯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退市的。但是*ST昆机因为重大遗漏、财务造假两度被证监会处罚,按规定股民因此造成损失的,可以向公司索赔。当然,这种索赔还不应该只局限在公司层面,要让整个造假产业链都承担连坐责任。

  不管主观上有没有造假上市的意思,但很多上市就抱着圈一笔不用还的钱,然后再股权抵押转让再融资几次,最后卖壳走人,或直至退市的公司,要么造假性质太恶劣被斩立决,要么真的 “本事”太差,在上市资源依旧紧缺的情况下,你怎么也得保个壳呀。相信在实体经济愈发艰难的今天,来钱如此之快之便捷的资本市场是很多公司梦寐以求的路子,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上市之前报表靓丽,一上市业绩就犹如垮方一样难看的原因。

  上市公司退市了,投资者的损失却很难挽回,这是一种悲哀。到现在为止,退市股有几个是大规模退回了原始募集资金和再融资资金的?没有这样的规定。因为募集资金不是银行贷款,也不是企业债,没有偿还的义务。这些钱表面上是投入到募集项目和日常经营了,亏了是市场行为,这似乎没毛病。但在公司从上市到退市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人在 “战斗”,中介机构、保荐机构、监管审核机构难道都没有一点责任?如果要担责,那是不是都该被处罚?处罚的钱到哪里去了?受损失的投资者获赔几许?整理期能退出的话,基本都是投资本金打1折甚至更低了,这样的投资者保护算什么保护?

  现在申请投资者保护基金是一条路子,但如果是经营不善而退市的公司,你怎么去申请赔偿?就算造假退市的公司,投资者又得到了多少赔偿?其实,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差公司被退市被淘汰应该是一种常态,但在退市程序上还应优化,一是不要再搞整理板这样意义不大的 “走程序”,二是要增加退市公司对投资者的赔偿程序,特别是造假退市的公司,而且要减化这种程序的难度,还要优先赔偿中小投资者。比如美国就有损害赔偿制度、举证倒置制度、造假惩处制度等,要让造假成为一条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否则造假处罚顶多就是禁入,就是罚款60万,就是退市,反正钱也圈了也用了也转移了也亏光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上市就是潇洒走一回。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