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应该看到政策积极的一面

金融投资报 2017-06-01 02:02:18
| |
■ 刘柯

  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在端午节期间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大小非解禁的政策措施,本意是减缓市场压力,但周三A股似乎并没有领情,高开十多点以后节节走低,疲态尽显。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是没有预料到的,毕竟今年以来虽然上证指数涨跌不明显,但很多个股跌幅巨大,也就是说上半年调整的幅度应该还是比较大的,而管理层出台限制大小非解禁的利好,应该可以成为行情的一个导火索。那么,为什么市场又确实没有买账呢?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还是熊市思维已经根深蒂固,总认为管理层出台的这些措施不过是“缓兵之计”,政策底之下还有市场底。熊市就是这样,“狼来了”喊多了,市场自己都不相信,对利好麻木,把所有的利好都当作是出货的机会,把所有的利空都当作是下跌的开始!这让笔者不禁想起当年股改,政策推出之初,市场也是不理解,认为这是市场的大扩容,上证指数一度从1200点跌到有标志性的998点。现在也有点类似的情况,限制大小非解禁,但终归还是要解禁,于是市场不理解,不认可。股权分置这个问题本身就是A股的一大顽疾,必须要改,全世界都没有这种割裂的情况,改革了以后,A股才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状态的股市,大股东才有做大市值的动力。现在也一样,A股不可能走回头路,把大小非都禁止住不准流通,只能说流通的权限必须有前置条件,必须有序,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市场应该看到政策积极的一面,就像当年的股改,国有股法人股可以流通,肯定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但是不是就一直不流通呢?肯定不行。后来市场看到了政策积极的一面,再加上A股几乎全体10送3的股改含权红利,指数直接从998点涨到现在都只能望其项背的6124点。在目前股市的定位之下,大小非解禁这个问题,确实是市场的一个沉重压力,虽然很多人认为新股IPO也是问题,市场资金来源也是问题,但从定位和轻重缓急上看,限制大小非是最切实可行的。在最高层决定要扩大直接融资的现实情况下,A股的定位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重二级市场轻一级市场;在监管层决定要金融去杠杆的现实情况下,要想外围资金四面八方地向资本市场云集,暂时也是不可能的,除非哪天股权增值的效应比房地产还要大的时候,可能会有变化。因此,监管层现在已经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抵住很大的压力控制大小非解禁,这本身够给力了,要知道大小非解禁背后站着那么多利益集团,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当然,市场对于政策的不理解,很大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市场本身缺乏热点效应,缺乏赚钱效应,缺乏一个热点导火索。熊市思维之下,大家都想着抱团取暖,对于热点的挖掘兴趣全无,于是我们看到漂亮50的异军突起。漂亮50可以防守,但你要它成为反弹的主力军却力有不逮,因为它没有这个弹性,有弹性的题材热点还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为什么市场对利好无动于衷,因为大家都无所适从。

  资本市场永远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投资模式,这也是需要监管层审时度势,漂亮50诚可贵,前沿成长价更高。放眼全球资本市场,我们耳熟能详的已经不再是沃尔玛、可口可乐和吉利,取代这些老牌蓝筹的是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等一大批前沿科技公司,A股除了茅台还是谁?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这些代表中国前沿科技未来的优秀企业,全部没有在A股存在,整个A股没有一丝前沿科技炒作的气息,没有一点前沿科技生存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缺乏活力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市场应该正确解读政策的积极因素,后续政策也应该从降压与释放活力的多重角度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发展中肯定会出现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借成都武侯祠著名的那首楹联来勉励大家: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