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首页头条 > 正文

大宗商品涨价 这个夏天有点“贵”

金融投资报 2021-04-22 16:52:37
| |

4月19日,可口可乐CEO詹姆斯·昆西宣布部分饮料将涨价;4月20日,可口可乐涨价话题登上热搜。与此同时,全球多家巨头公司官宣提价的消息也受到关注。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对于涨价原因,不少公司都提到了近段时间大宗商品涨价的问题。对此,有网友发问:原材料价格上涨,会不会引发更多商品跟涨?

■ 本报记者 陈雨禾 实习生 张巧雨

可口可乐曾多次“减量不减价”

据报道,近日,可口可乐宣布将提高旗下产品售价,但并未透露哪些产品将涨价。原因则是为了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该消息迅速成为热搜话题。有网友表示,可口可乐涨价就去喝其他饮料;有网友则认为,相比眼下各种新品饮料,可口可乐价格已“落后”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90.2亿美元,同比增长5%;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4%,每股收益为0.55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0.50美元。换言之,可口可乐是在业绩超出预期的情况下选择提价。

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线下商场、电商平台一瓶可口可乐的售价大约为2.5元-3元,便利商店则是3元-3.5元一瓶。

资料显示,可口可乐最近一次涨价是在3年前,原因是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钢铁、铝分别征收25%、10%的关税;而在更早之前,可口可乐还曾将单瓶容量从600毫升下调至500毫升,美其名曰“包装升级”,也一度引起大量消费者吐槽。

彼时,可口可乐与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仿佛商量好一般,同时宣布将更换(更小的)新包装。前者解释称,更换产品包装是全球统一行动,成本因素是其中之一;后者则表示,这是经过全国范围长达18个月的市场测试,发现消费者更喜欢500毫升包装的结果。

然而,这一次,两巨头似乎并不那么“同步”,截至记者发稿,百事可乐尚未发布任何提价通知。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可口可乐涨价可以简单直接地帮助公司提升利润,但同时也会损失部分消费者。

实际上,在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观念之下,碳酸饮料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遇冷。在美国,大宗商品涨价潮早已开始,甚至从消费品行业的上游传导到了下游。

大宗商品上涨 多个巨头官宣涨价

事实上,受到大宗商品涨价影响的不止可口可乐,在其宣布将涨价的同时,国际日化巨头宝洁公司也宣布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涨价。

宝洁表示,这次价格调整将涉及到从纸尿裤到卫生棉条等一系列日常用品,范围涵盖婴儿护理、成人护理和女性护理产品。不同的产品涨价幅度有所不同,一些商品价格涨幅可能在5%到9%之间。个中原因则是树脂和纸浆等原材料成本上升,而且运输成本也在上升。宝洁还指出,这次声明将会是更广泛范围内涨价的一个前兆。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全球最大纸制品生产商之一的金佰利也于3月宣布,将上调大部分北美地区产品的价格,以应对原材料上涨压力。这一举措将在6月下旬生效。同时,通用磨坊、荷美尔等美国食品生产商也公布了上调产品价格的计划。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企业集体涨价行为将施压美联储,有可能迫使他们放弃对通胀保持乐观的立场。这种情况下,也有不少网友担心其他产品涨价的问题,甚至担忧“原材料价格上涨终于传导到消费端了?”

权威部门: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除可口可乐、宝洁外,国内部分行业也出现原材料涨价向下游行业传导的情况。

以国内易拉罐铝制包装为例,东北证券分析认为,由于去年底原料铝的价格上涨约20%,导致二片罐单罐成本上涨1分-2分,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今年行业与部分下游企业达成提价协议,依靠单罐价格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铝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将范围放大,更有观点指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宗原材料商品的国内国际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部分商品价格涨幅超过一倍,不少制造业企业因此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

事实上,近段时间国内多个部门相继提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从我国近期的价格走势来看,部分原材料价格也呈现上涨态势。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等不同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从目前PPI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主要还是影响了一些上游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确实存在大宗商品涨价的问题。市场涨跌是非常正常的,企业首先要积极研究大宗商品的趋势,以便在经营中更好地应对。

不过,大宗商品涨价这一情况,或许不会延续太久。

“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称,相关涨价因素多具有短期性和突发性。总体来看,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有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原材料价格。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