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财富生活 > 正文

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报告出炉 “网购”消费占比大且问题突出 监管力度需加强

金融投资报 2022-03-14 14:30:09
| |
3月14日,四川省统计局公布了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报告,报告对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

金融投资网讯(记者 刘敏)3月14日,四川省统计局公布了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报告,报告对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2021年消费过程中,有84.3%的受访者遇到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广告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较突出,受访者反映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网购”方面,尤其是“网络团购平台”“直播带货”等。

网购公平需加强监管 消费升级重有机环保

围绕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消费热点,结合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促消费公平”,为及时了解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省消费现状、相关防控措施对消费的影响、消费者对诚信经营和消费公平的诉求以及对消费升级的认知等,2022年3月上旬,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旨在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促进四川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本次调查通过云平台调查方式进行,访问对象为全省21个市(州)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调查抽样根据四川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具体采用分层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全省共计完成样本量3700个,受访者年龄、性别、城乡、学历等各项分布情况合理,样本代表性强,客观反映了四川消费者的评价和诉求。

调查结果显示:在2021年消费过程中,有84.3%的受访者遇到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广告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较突出,受访者反映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网购”方面,尤其是“网络团购平台”“直播带货”等。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和“健康环保日用品”等方面,反映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绿色有机、健康环保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疫情期间受访者家庭消费主要在“旅游”和“外出就餐”方面受到限制,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将迎来一小波在“旅游休闲”和“餐饮美食”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和需求。

总体来看,目前消费市场形态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监管部门及网购平台方需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制定规则并加强监管,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升级。

“手机”实物性消费满意度最高 “公共交通”服务性消费满意度最高

调查显示,2021年8类主要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2.49分,其中,“手机”“家电”“生活日用品”的满意度评价得分[2]排前三位,“保健品”满意度评价得分最低,为57.60分,明显低于其他商品。评价得分最高与最低相差22.01分(详见图1)。

分城乡看,城乡受访者对8类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基本一致。具体来看,“药品”“生活日用品”“手机”“家电”4类商品评价得分城镇高于农村,“保健品”“食品”“服装”“汽车及零配件”4类商品满意度评价得分农村高于城镇。

分年龄来看,18—30岁的受访者对8类实物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尤其对“服装”“手机”“汽车及零配件”的满意度评价,较其他年龄段受访者低3.5分以上。

2021年10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为71.07分,其中“公共交通服务”“快递物流服务”“购物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得分排前三位,“医疗服务”“通信和网络服务”“教育培训服务”“金融保险服务”4类服务性消费质量满意度评价得分低于70分,评价得分最高与最低相差13.61分(详见图2)。农村受访者对10类主要服务性消费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平均分(71.38分)较城镇受访者(70.98分)略高0.40分;女性受访者满意度评价平均分(71.94分)较男性受访者(70.73)高1.21分。

“子女教育”消费支出占比超三成 “网购”方面消费监管有待加强

对于受访者2021年个人或家庭的主要消费支出,表示是“购买食品、日用品”的比例最高,为82.5%;其次是“子女教育”,为34.0%;第三是“服装、化妆品”,为33.1%。分城乡看,城镇受访者选择“还贷款”和“服装、化妆品”的比例分别较农村高12.9和6.9个百分点,而选择“看病医疗”的比例较农村低10.5个百分点,其余选项的选择情况差异不大(详见表1,此题为多选,选项相加不等于100%)。

问及受访者“在2021年的消费中,遇到过哪些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问题”时,仅有15.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表示遇到过的问题中,“广告虚假宣传”的选择比例最高,为50.7%;其次是“个人信息泄露”,为40.3%;第三是“虚假促销”和“诱导交易”,均为29.7%(详见图3,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有22.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问题,城镇为13.7%,两者相差8.5个百分点。对于遭遇到的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城镇受访者选择“泄露个人信息”的比例明显较农村高16.2个百分点;农村受访者选择“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较城镇高5.7个百分点。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消费市场形态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较多,“广告虚假宣传”“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突出,监管部门需加大管理力度。

问及受访者“2021年主要的购物消费场所或渠道”时,表示是“网购”和“超市”的比例排前两位且远高于其他选项,分别为83.7%和75.3%,第三是“大/中型商场”,占35.3%。分城乡来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选择“网购”和“超市”的比例都明显较高,均排在前两位,此外农村受访者选择“集市”和“街边店铺便利店”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40.5%和38.0%(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同时问及受访者“认为当前哪些消费场所的商家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时,“网络团购平台”的选择比例最高,为45.5%;其次是“直播带货”,为38.0%;第三是“微商微店”,为26.4%;另外,表示“都没有”的占17.0%(详见图4,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和农村受访者选择比例排前三位的均为“网络团购平台”“直播带货”和“微商微店”。

以上结果表明,受访者反映不诚信经营或消费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网购”方面,而“网购”又是当前最主要的消费场所和渠道之一,监管部门及网购平台方需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制定规则并加强监管,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

绿色有机、健康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收入水平较低”成影响消费升级主因

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和“健康环保日用品”等方面,“收入水平较低”是目前影响消费升级的最主要原因

问及受访者“认为当前消费升级应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绿色有机食品”的选择比例最高,为72.0%;其次是“健康环保日用品”,为68.8%;第三是“改善性住房”,为41.9%(详见图5,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选择“精品旅游”和“高品质文化娱乐”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分别高9.6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其余相差不大。

以上结果表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绿色有机、健康环保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

进一步问及受访者目前影响本人或家庭消费升级的主要原因时,选择“收入水平较低”的比例最高,为63.7%;此外选择“为子女教育预留资金”“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为医疗预留资金”的比例也均超过30%,分别为32.5%、32.1%和31.3%(详见图6,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农村受访者选择“工作和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较低”的比例分别较城镇受访者高20.3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城镇受访者选择“购房还贷压力大”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高10.5个百分点。

“旅游”在疫情影响下消费最受限制 疫情稳定或结束后消费意愿也更强

疫情期间家庭消费主要在“旅游”和“外出就餐”方面受到限制,46.4%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能力比前两年下降

问及受访者“疫情期间,家庭消费主要在哪些方面受到限制”时,31.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受到什么限制”,表示受到限制的方面中,“旅游”的选择比例最高(38.7%),其次是“外出就餐”(31.9%),第三是“基本生活”(23.6%),其余选项的选择比例均在20%以下(详见图7,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看,农村受访者选择“没有受到什么限制”的比例较城镇受访者高7.3个百分点;城镇受访者选择“旅游”和“外出就餐”受到限制的比例分别较农村受访者高21.7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

同时问及受访者与前两年相比,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人或家庭消费能力有什么变化时,46.4%的受访者表示有下降(包括25.9%的受访者表示“有一点下降”和20.5%的受访者表示“下降了很多”),35.6%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持平”,18.0%的受访者表示有提高,详见图8。

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受访者主要在“旅游休闲”和“餐饮美食”方面增加消费。

问及受访者在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可能在哪些方面增加消费时,选择“旅游休闲”的最多,选择比例为56.3%,其次是“餐饮美食”,选择比例33.8%,此外选择“文化娱乐”和“健身养生保健”的比例分别为23.4%和21.4%,其余选项选择比例均低于20%。详见图9(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在疫情稳定或结束后,可能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餐饮美食”“健身养生保健”方面增加消费的比例分别较农村受访者高28.2、10.5、8.4和8.2个百分点;农村受访者在“医疗”和“卫生防护用品”方面增加消费的比例较城镇受访者分别高7.7和6.7个百分点,此外农村受访者表示不增加消费或者不确定的比例较城镇受访者高9.4个百分点。

“线上购买生鲜、果蔬等,配送到家”等网络消费模式被受访者接受。当问及受访群众,疫情稳定或结束后,愿意继续使用哪些网络消费模式时,选择“线上购买生鲜、果蔬等,配送到家”的比例最高,为50.6%;其次是“网络餐饮配送”,为28.3%;第三是“无接触配送”,为22.3%。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的比例也均超过了15.0%。详见图10(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城镇受访者愿意继续使用网络消费模式的比例较农村受访者高12.3个百分点;女性受访者愿意继续使用网络消费模式的比例较男性受访者高8.2个百分点;受访者继续使用网络消费模式的意愿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以上结果反映出,新的网络消费模式正在积极地被群众接受和使用,消费习惯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