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财富生活 > 正文

安永发布绿色金融报告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

金融投资报 2021-11-08 10:47:37
| |

金融投资网络记者 杨成万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安永发布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政策进展、市场表现、地方实践、国际合作、产品创新等角度梳理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应以“十四五”规划为导向、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基础,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体系基本建立

《报告》称,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基础性制度保障逐步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逐渐实现有章可循。“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金融将围绕“碳中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发挥绿色金融对“双碳”目标的支持作用,有望按照“碳中和”目标修订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标准,建立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的界定标准,同时保证符合这些绿色标准的项目不会对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报告》回顾称,中国绿色贷款政策体系从2007年开始构建以来,基本已形成以统计制度和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作为中国绿色金融中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的产品,绿色贷款在推动中国社会绿色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央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人民币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

“十四五”时期,绿色债券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发展。截至2020年末,中国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规模约为人民币1.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双碳”目标下,金融机构已开始探索绿色债券的创新模式,“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等创新品种不断面世,未来可探索和丰富绿色债券应用场景,进行品种创新,发挥绿色债券在乡村振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等国家战略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作为全球主要的绿色金融市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建设更加开放兼容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化机制,推进中外标准的互相比对、认可、采用和转化,要以标准支撑绿色金融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深度参与国际标准治理。

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纵观中国碳市场发展进程,碳交易活跃程度有待加强,碳金融产品创新有待丰富。碳金融产品的推出可有效增强市场活跃度,扩大碳市场影响范围,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行低碳投资,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支持。

《报告》称,“十四五”期间,以碳市场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创新将迎来政策利好,碳期货、碳期权、碳远期、碳掉期、碳结构性存款、碳资产挂钩债券等碳金融产品在政策刺激下落地发展,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优势,同时为金融机构打开业务发展空间。

《报告》同时称,“十四五”规划将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的应用场景,绿色金融产品或围绕“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四个方面涌现大量创新,提高国内绿色金融产品流动性,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注重推出创新主题,例如生物多样性金融,以支持生物多样行保护;蓝色债券,以支持海洋保护;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将发行人/项目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表现与债券利率挂钩,支持企业提升ESG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转型金融,以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减污降碳。

碳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

《报告》称,中国之前在八个省市建设了碳市场区域试点,为建设规范运营的全国性碳市场积累了经验。今年的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下一步需按照相关规划,逐步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并将其提升至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地位,鼓励金融机构依托碳市场开发碳金融产品。同时,将碳市场纳入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监管,可以考虑将一些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监管经验运用于碳市场的发展与监管。

“十四五”期间,在政策持续利好的情况下,以碳市场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将多元化发展,更多碳金融创新型产品将落地发展,如碳期货、碳结构性存款、低碳信用卡、碳资产挂钩债券等,为金融机构打开业务发展空间,形成齐力推进“双碳”目标的良好局面。未来,我国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保障我国绿色金融标准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支持经济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安永亚太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主管、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表示:“国家提出的‘30、60目标’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性变革,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进博会作为服务于国家发展规划实施的重大战略平台,是落实中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抓手。安永希望借助进博会的平台,为更多企业提供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