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评天下 > 正文

财经时评 | “底价协议”让商业活动本末倒置

金融投资报 2023-10-26 18:20:02
| |

金融投资报记者 薛蕾

李佳琦的“底价之争”变得越来越魔幻。其实,底价契约本身是件好事,主播拿到最低价,品牌也不用耗费精力多方营销,消费者能买到最低价的商品。与此同时,“底价契约”又是一个对信任度要求极高的商业模式,看似强硬实则脆弱,只要一方失了信,满盘皆输。

任何商品交易中,价格竞争都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议题。不过,按照之前的规律,商品由生产商生产出来后,底价权在品牌方,经由品牌方给出一个建议零售价,各大经销商再根据建议价格上下调整售卖给消费者。

传统商场和直播电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将底价作为秘密,一个将底价作为王牌。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不会有老板敢拍着胸脯说“我们家东西方圆几百公里最便宜”,还在门口立个超大广告牌上面写着“全国最低”吧?但直播间就可以。

​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后才有能力进行再生产。所以,消费与生产是经济行为的两个侧面,谁也离不开谁,具有同一性。在完全市场竞争中,确实存在生产者不拥有定价权的情况。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由于买卖双方对价格都无影响力,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企业的任何提价或降价行为,都会招致对本企业产品需求的骤减或利润的不必要流失,产品价格是随供求关系而定。

李佳琦所犯的错误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既掌握了自由市场的定价权,价格却并非根据供求关系而定,而是以底价协议强制性统一。一方面把住了生产者的命门,另一方面又罔顾了消费者权益,这才招致全网黑。然而,这件事错的人只有李佳琦吗?倒也不见得。他的错误在于没有在价格谈判中保持公正和透明,但同时电商平台也有问题,为了保护市场正常运行,电商平台应该尊重品牌商的自主权和意愿,避免通过强制性手段来要求品牌商与头部主播保持一致,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同时,品牌商应该在产品定价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根据产品的成本、质量、定位等因素自主制定价格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无论是哪一种商业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好消费者,商家之间的协议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本末倒置可不行。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