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监管不可厚此薄彼

金融投资报 2016-08-03 08:10:02
| |
   大盘股江苏银行上市秒停,给监管层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说小盘新股被爆炒是乱来,江苏银行大涨是不是合理?

   我们用数据说话。江苏银行8月2日上市秒停,上涨44.02%,按收盘价9.03元计算,则动态市盈率达到9倍左右,市净率是1.5倍左右。按2日收盘计算,已经上市的城商行北京银行的最新动态市盈率是7倍左右,市净率是1倍;南京银行的最新动态市盈率也只有7.3倍左右,市净率只有1.17倍;宁波银行的最新动态市盈率只有7.82倍左右,市净率只有1.3倍左右。要知道,江苏银行不是小盘股,是总股本达到115亿的大盘股,在所有已经上市的城商行里,它仅比北京银行的152亿股小,是南京银行60亿股的两倍,是宁波银行39亿股的3倍。如果单纯按股本来计算估值,江苏银行市盈率应该处于南京银行与北京银行之间,即7.2倍左右,市净率是1.1倍左右,这个估值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江苏银行上市第一天的涨幅,就基本冲破了这个天花板,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2日银行股是集体大涨来欢迎这个阔别多年的新贵,这也说得过去,但当天所有已经上市的城商行却都是下跌的,只有新人笑旧人哭。因此,江苏银行的大涨只能理解为炒新资金的肆意而为,就是因为它是新股,所以就可以大涨,制度红利。有人说,现在就是中国石油重新上市,也会连续涨停,制度红利摆在那,不炒白不炒。只是对于监管来说,小盘新股大涨是乱炒作,必须狠杀,江苏银行如果也持续大涨,管不管?怎么管?

   对于新股炒作的监管,已经是两难,而对于概念炒作的监管,则更让人难以理解。前段时间,市场各种题材炒作此起彼伏,于是,监管出手了,一律遏制。从出发点看,严格监管没有错,但我们不是没有市场监管的规章制度,既然有,那就严格按制度办事,监管不是教大家如何炒股,而是对犯错的惩处!为什么一定要从交易所层面去细节到明确严格限制石墨烯、虚拟现实、借壳重组?累不累?现在很多前期热门题材股纷纷大跌,根本没办法做了。现在这种监管细化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你敢在大盘下跌的时候来个涨停,就会被要求特停交代问题,搞得市场风声鹤唳。

   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最近上海本地国资重组股涨得热火朝天,却没有一家公司被要求特停交代问题。弱弱地问一句,上海本地国资重组这个算不算题材炒作?很多上海本地股业绩差得一塌糊涂,如果按估值算,它们和所有题材股的高估值都有得一拼,但它们大多又有强大的国资背景,于是上涨理直气壮。道理就这么简单,背景不同,所以监管的力度似乎也有不同。但是炒石墨烯、虚拟现实、借壳重组等概念的公司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你就算有再好的资产重组预期,再好的行业发展前景,但没有强硬的背景,所以不能大涨。

   裁判员先成了教练,最后可能还成了一方的队员,这样的比赛是有失公允的。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