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区县联播 > 正文

超铁综合试验线在新津破土开工

金融投资报 2018-06-06 19:12:31
| |

 

      金融投资报讯(记者 彭江)2018年6月6日,为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津迎来了新筑股份超铁(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综合试验线开工仪式。新津常务副县长魏柯、新津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彭茚、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宜刚、新筑股份有限公司黄志明董事长、冯克敏副董事长、彼得·慕尼希教授、Stefan Boegl先生、Bert Zamzow先生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


       牵手国际一流企业 抢占技术制高点

       据了解,2018年3月,新筑股份与世界磁浮交通系统领军企业——德国博格公司正式签订技术许可协议,全面引进并掌握了世界超一流的内嵌式中低速磁浮包括车辆、轨道梁、信号、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在内的全套核心技术。

      “引进一流的技术后,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工作。”新筑股份公司总裁杨永林介绍到,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新筑股份将搭建两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可广泛满足客户性价比需求的产品平台,制订相应的企业标准体系、地方标准体系及国家标准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超铁产品,实现9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覆盖:包括单向小时断面流量超过3万人,100-120km/h的磁浮轻轨系统、140-160km/h的磁浮市域系统、200km/h的磁浮城际系统;单向小时断面流量超过5万人100-120km/h的磁浮地铁系统;单向小时断面流量5000-10000人、 80-100km/h低成本的磁浮公交及磁浮旅游系统。

       而此次试验线的建设,将起于新筑股份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厂区东侧,止于兴物四路与第二绕城高速交叉口南侧,主要沿兴物四路由南向北走行,线路全长4500m,可满足设计速度80-200 km/h、单向小时断面流量5000-50000人的超铁产品直线行驶、加减速、最大坡度、最大侧倾角、最小转弯半径、最高速度与信号系统、供电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等全功能试验和验证,以及全天候、高性能、满负荷、无故障、连续运行的商业运营示范,建成后将是国内线路最长、速度最快、功能最全的磁浮试验线。

  

       集聚多重优势 超铁塑造美好生活

      “超铁在综合能效、加速能力、爬坡能力、转弯半径、断面尺寸、磁辐射和噪声控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性能,全方面超越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Stefan Boegl先生耐心解释到。据了解,因为超铁具备无噪声、无振动、轻量化设计、界面尺寸小、占地面积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超铁建设可以贴近居民区、缩短线路距离、减小隧道断面。除此之外,它还无需大型维保基地,由此可以减少征地和辅助设施,建设成本可降低30%以上。最后,因为具有能耗低、自动驾驶、没有机械传动磨耗、没有液压制动和空气系统等特点,超铁的运营维保成本可降低30%以上。

       兼具诸多优势于一身的超铁,当之无愧的成为破解地方政府债务高、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造价高、运维护成本高,城市建不起、用不起、养不起轨道交通发展瓶颈的超一流解决方案。同时,它也是实现群众安全、快捷、准时、方便、舒适出行,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超一流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超铁有望成为我国继高铁之后又一张靓丽的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名片。


       依托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 新津着力打造产业高地

       位于新津县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的新筑股份公司,长期致力于公共交通事业。如今,新筑股份公司已形成在公共交通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此次试验线建成使用后,将充分展示证明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的超一流市场覆盖能力、超一流技术性能优势、超一流全生命周期成本竞争优势和可商业化运营优势,快速实现产业的100%国产化和本地化,对占领广阔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促进成都市以及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领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除此之外,新津轨道交通产业园内还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企业。作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一校一总部两基地”中的“两基地”之一,新津县以地铁为基础,以第二代磁悬浮、现代有轨电车等新制式产品为重点,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新津县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位于成都市确立的66个重点产业园区的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内,目前,园区已聚集交通装备重点企业35户,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整车和部件制造。未来,按照“一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产业新城”的建设理念,新津将补齐产业缺失环节,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