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证劵专题 > 周末证劵专题 > 正文

西南联交所完善为上市公司资产处置服务体系

金融投资报 2013-01-14 13:51:00
| |

宜宾天原集团在上市之前通过西南联交所实现最优资产重组配置。

 

    本报记者 唐丽
   产权交易机构设立伊始,是定位于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服务的平台。在十多年的积累下,产权交易机构已经形成了为非上市企业提供非标准化产品的服务体系,包括股权交易、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交易、债权交易、投融资等。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资产处置逐渐走进产权交易机构的视野。


资产处置“入场”保证中小股东利益
   所谓上市公司资产处置,是指上市公司作为转让方处置其持有的资产,包括非上市公司的股权、重大固定资产等。更广泛地来讲,上市公司能够实际控制的各级子公司的资产处置都可以纳入上市公司资产处置的范畴。准确地说,这些内容仍然属于产权交易机构提供的非标准化产品的序列。
   上市公司从法律概念上讲,属于股份公司,而且是公众公司。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东数量从数万名到数十万名不等,99%以上的股东都属于中小股东的范畴,同时无法参与到上市公司实际经营中。从某种角度讲,一家上市公司也像一家“国有企业”,因为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东已经从制度设计上被合法地代表了,无法对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营产生有效影响。
   要求企业国有产权进场公开交易正是要维护国有企业的真实股东即全体国民的利益,避免国有资产在处置中的“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进而在暗箱操作中无端流失。现在,上市公司也面临这种情况,即上市公司在资产处置中,如果仅仅在事前、事后履行信息披露的责任,而真正的交易过程却游离于中小股东的视线之外,那么,那些在规定企业国有产权必须进场公开交易之前的出现的“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同样可能会发生上市公司身上,上市公司的资产同样可能在暗箱操作中悄悄损失,中小股东的利益自然无法得到保证。“2012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显示,虽然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面临诸多不足,比如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仍显不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指数2012年均值仅为50.93)。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足,既包括了分红制度的不健全,还包括了上市公司执行股东大会决议不透明、不公开造成的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伤害,尤其在重大资产处置方面。
   产权交易机构透明的转让渠道和价格发现功能,让上市公司资产的交易价格公允化变得可能,也促使上市公司资产处置不能仅仅通过“内部协议、一纸公告”,而是众目睽睽之下阳光交易。通过公开挂牌和充分竞价,有效地发现投资人和“公允价格”,这不仅维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也符合证监会的监管要求。


借力平台实现最优资产重组配置
   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一直重视与上市公司的合作关系,先后为四川长虹、西藏矿业等上市公司处置其持有的股权等重大资产,通过阳光透明的交易程序,既使资源配置到最合适的受让方手中,又使转让方的股权投资收益得到最大化体现。通过这种方式,上市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得到实现。
   除此之外,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还为拟上市公司提供资产并购的平台以达到最佳的上市效果。富临运业、丹甫股份、天原集团等公司在上市之前,都通过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实现了最优的资产重组配置。
   通过多年的深耕细作,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已经积累了为上市公司服务的丰富经验,能够为上市公司在业务调整、剥离非主营业务时涉及资产处置等方面的事宜提供全面深入的解决方案,既包括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又包括交易后的融资服务,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程序透明、价值发现和投资者发现方面的独特功能,防止贱卖资产损害股东利益,保证处置程序正义,尽可能让转受双方满意处置结果。
   今年,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将进一步完善为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资产处置的服务体系,建立资产处置、投融资服务、并购对象寻找、尽职调查等内容为有机整体的服务平台,成为上市公司配置资源的主要平台之一。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 征订:028-86968486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