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报快讯 > 正文

“归去来兮——徐仲偶作品巡回展”在成都开展

金融投资报 2018-10-15 08:13:22
| |

       金融投资报讯(记者 苏启桃)10月13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归去来兮——徐仲偶作品巡回展(成都)”在四川美术馆隆重启幕,近百名专家和版画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


       徐仲偶出生于1952年,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1978年,徐仲偶从一名小学教师变成了四川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凭借先天的学习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渐渐在同代人里脱颖而出。1981年,他与同窗好友刘杨合作的油画《乡情》被文化部选送到法国,参加了巴黎春季艺术沙龙展。1982年,他的毕业作品《生生不息的土地--川西坝子》在进京参展的途中便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来又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此后,徐仲偶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育人无数,同时钻研创作,成绩卓著。


       徐仲偶的创作风格,一是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怀。他从四川的山山水水中走来,在严谨的学院教育中,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风格的无限热爱与独特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对家乡故土的深情怀念。二是现代的国际视野。新世纪以来他在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担任院长,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他对国内外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观念走向有着宽阔的关注和独特的把握。尤其是近年来,创作重点转向对抽象语言的提炼与延展,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当代特征,具有浓郁大气的审美震撼力。


       多年来,徐仲偶一直要求自己保持着对时代、对技术的敏锐度,从早期的《青龙镇》到《榫卯系列》、《核桃系列》,再到近些年各式的《名义系列》,展现着他从文学思维惯性转变为多维视觉认知的探索意识,这些作品中每一步的前进都是他不断思索当下环境、审视自我认知的精神体现。


       “艺术家的生命就像是狙击手,无论多么寒冷酷暑,你都必须在那里。自由是背负了一切的责任之后才有的,只有对事物本质拥有敏感度,才会有艺术。”徐仲偶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回归人本、仁爱,生命本体的东西才是最庄严的,且艺术家的内心深处的爱有多深,艺术创作才能有多广。


       而在西方艺术涌入之后,徐仲偶先生开始思考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并通过几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形成了“间的美学”观念。其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解释:“因为时间变化,当今时代下,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都因互联网构成了新的交叉动态关系,也就是说现代文明和互联网都是双刃剑,以往单一的线性思维已不再适应如今不断发展中的世界格局与社会关系。我认为若要寻求一条能更好地通往和谐的途径,就需要把握好相对与极端之间的尺度,构建互相对话、理解、平等的局面。”因空间变化,他一直关注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提倡互动互生的重要性,坚持尝试从两者之间汲取艺术表达新的可能性,他将西方极具表现特征的艺术元素融汇到东方的意象之中,一次又一次达成了对传统艺术空间视觉审美经验的颠覆,赋予中国艺术以当代意义。


       作为从四川走出来的艺术家,徐仲偶十分重视这次即将在家乡举办的作品展,而由著名美术家、教育家潘公凯先生题写的展览主题“归去来兮”,在本次展览中真正实现了这四个字的意义:情系故土、回到家乡。

       开幕式上,徐仲偶致辞表示,“归去来兮”作品巡回展回到家乡,他感到荣幸且兴奋。在他看来,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他与四川、与成都、与人们之间连接着血浓于水的纽带而发生的。致辞结束后,徐仲偶在现场向四川美术馆捐赠了两幅“心象山水”系列作品。

       据悉,此次展览共有三个展厅,展出他的110余幅艺术作品,包括书法系列、水墨系列、花鸟系列、自然法则系列和互联网系列等。其中一层的两个展厅主要以大尺幅的黑白木刻作品为展示重点,二层的展厅则以其探索性意味较强的综合材料系列作品为展示亮点。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5日。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