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证劵专题 > 周末证劵专题 > 正文

回避高比例股权质押的股票

金融投资报 2018-06-30 09:33:10
| |
■应健中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近期又一波杀跌行情袭来,上证指数连续击穿3000点、2900点、2800点整数大关,至笔者码字之时,一路杀跌至2782点。多头一路下跌抵抗,还是抵挡不住空头的抛压。

   从现象上看,中美贸易摩擦是主要的推手,但市场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贸易摩擦仅仅是推倒了第一张牌,其后的抛压链形成还是在于市场内在结构存在问题,那就是当下股市建立在巨量的股权质押这个杠杆之上,市场一跌,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价接近杠杆的警示线和平仓线,一旦第一张牌被推到,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其实,关于股权质押,投资者应该不陌生的。2015年股灾就是在于去杠杆,当时在上证指数5000多点时,发觉市场的杠杆已经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场外配资比例最大到1比10,这个杠杆一去,市场形成越跌越平仓、越平仓越跌的恶性循环,等到场外配资这条渠道堵住之时,发现后面还有伞形信托。等伞形信托去得差不多时又发现后面还有股权质押,此时股市已经从5000多点跌到了2600多点,当时大规模救市开始,股市被稳住拉了起来,股权质押才被掩盖住了。

   当时股市是稳住了,深层次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尽管场外配资和伞形信托被杜绝了,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股权质押不但没有清除,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了。前几周传出信息,那个著名的华谊兄弟,实际控制人将90%以上的股权都质押出去了,市场为之愕然。

   一般而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手中的股权向金融机构质押,以取得资金,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由于大股东手中的股权减持有严格的规定,而大股东需要“活钱”,质押一部分股权以取得资金,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操作中,结果却是五花八门的,我们至少看到过如下的一些质押行为:比如,把质押当作减持,市值10亿的股票打对折取得5亿元资金,大股东将股票扔给金融机构了不赎回了,等于一次性套现;又比如,将股权质押当作一次资产重组,大股东取得资金,到期不赎回就让金融机构来做股东……股权质押的游戏玩法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大股东要的是钱,而扔出去的全是那个叫“股票”的电脑符号。

   在股市涨势之中,股权质押是一种放杠杆的资本游戏,而在跌势中,则一个个股票被拖入警戒线和平仓线,跌起来摧枯拉朽,那种千股跌停的局面就是这样造成的。有人说,为了市场的稳定,要规范市场的平仓行为,实际上这是很外行的话,一旦封死跌停板根本就没法逃命的,怎么规范?看看那个中兴通讯的走势,从31元的价位一路无量跌停,股价砍掉一半多,很无奈的走势。面对这种走势,如果有股权质押的,质押人早就拿到了钱,无所谓的,倒霉的是手拿一大把抵押品的金融机构,倒霉的还有融资买入的人,面对这种走势基本上血本无归,光屁股回家。

   面对如此市道,投资者要注意的是回避那些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股票,因为一旦强制平仓,最后倒霉的还是中小股东。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