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区县联播 > 正文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培育社会企业发展 锦江区颁发首张准社会企业营业执照

金融投资报 2018-06-15 16:24:52
| |

       金融投资报讯 近日,锦江区向成都快乐成长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放了锦江区首张以服务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社会企业营业执照。据了解,成都快乐成长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锦江区第一家按照社会企业章程进行登记的社会组织。该企业的成立,象征着锦江区此类企业的登记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坚持社会属性

       创新商业模式

       ​据了解,去年6月,范锐平书记在锦江区水井坊街道锦官驿社区调研时,时任锦江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的王畅首次向范书记提出“社会企业”的理念。范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多次研讨后,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成办函[2018]61号)。

       根据《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社会企业是指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注册,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治理、服务于弱势和特殊群体或社区利益为宗旨和首要目标,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会目标再投入自身业务、所在社区或公益事业,且社会目标持续稳定的特定企业类型。社会企业兼具社会、经济双重属性。

      “坚持社会属性,提供优质社会服务,满足社会迫切需求,社会企业才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创新商业模式,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实现合理盈利,社会企业才有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成都快乐成长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畅表示。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是2015年5月成立的一家服务于青少年的公益组织,该组织致力于社区文化、教育、科普等公共服务项目。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邀请企业家、心理专家、教育学者、热心人士共同组织各类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帮扶支教活动,组织青少年发展及教育公益论坛,推广、宣传公益理念。致力推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关注促进引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支撑、融合发展。2015年,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同锦江区相关部门及各街道发起启动锦江区家庭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项目。“家庭教育进学校”项目首先选取七中育才、盐道街小学试点,率先将家庭教育根据孩子年级特点分年级细化分期讲授给家长,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积极响映,热烈反响,2016年开始辐射到成师附小华润分校、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昭忠祠分校等10所学校。 2016年7月,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同锦基金联合发起了快乐艺术专项基金。2017年3月启动水井坊街道社区艺术馆项目,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现已有6个点位开始试运行。2018年,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启动社区科普馆,为社区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


       上门一对一服务

       服务企业顺利落地

       6月5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成都市社会企业评审认定管理工作试行办法》对社会企业的认定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社会企业是指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注册,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治理、服务于弱势和特殊群体或社区利益为宗旨和首要目标,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会目标再投入自身业务、所在社区或公益事业,且社会目标持续稳定的特定企业类型。”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成办函〔2018〕61号)以及《成都市社会企业评审认定管理工作试行办法》,支持社会企业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生活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事务管理领域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社会诉求、创新社会治理,锦江区相关部门主动为该理念提出者王畅提供政策宣讲、政务指导等一对一服务,双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最终,该企业顺利落地。

      ​“该企业的成立,象征着锦江区此类企业的登记发展进入了新纪元。”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锦江区辖区内也有此类企业正在筹备注册中。“社会企业应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治理、服务于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或社区利益为宗旨和首要目标,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按照其社会目标再投入自身业务、所在社区或公益事业,且社会目标持续稳定。社会企业不是经登记而成立,而是经认定而成立,开展经营活动不低于一年,与第三方合作最终评审认定为社会企业。”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下一步,锦江区将依法开展社会企业的登记管理工作,继续提高登记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引导有志于社会公益慈善的人士、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创设社会企业。 (李蕾/文)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