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银行 > 正文

三部委整治校园贷乱象: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银行系加速进场

金融投资报 2017-06-29 18:30:31
| |

        ■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备受争议的校园贷正在走向新的方向。近期,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明确退出时间表。

        在网贷机构纷纷离场的同时,面对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需求,银行们则在跑步进场,开辟着正规、阳光的校园贷服务渠道。


        59家校园贷平台退出市场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创业需求、互联网贷款申请的便利,令校园网贷在过去数年间快速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却在逐渐“跑偏”。

       “校园贷的存在从表象上看能帮助学生族解决当下一些经济困难,但是客观上看校园贷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其严重。近年来,较之校园贷的正面价值,与之相反的是它带来的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

        事实上,尽管早在2016年起,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就多次下发整治校园贷的相关通知和规定。但部分地区仍存在校园贷乱象,且“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放贷机构的良莠不齐,被认为是造成不正规的校园贷业务屡禁难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当前各类放贷主体进入校园贷市场,缺乏相应制度和监管约束,以及放贷主体自身风险控制机制缺失等问题,此次《通知》给出了解决方案,明确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及时间表。

        在道德、监管、市场的三重冲击中,多家网贷平台已宣布退出或收紧校园市场。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是消费分期平台和在线信贷平台,其中专注于校园贷业务的平台有31家;而同期全国共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同时《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这也意味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的现象即将彻底消失。


        多家银行推出校园产品

        当“杂牌军”逐渐退场的同时,面对大学生信贷市场的空缺,正在进场的则是作为“正规军”的银行们。

        授予其资格的任命函同样源自《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同时“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与互联网平台相比,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大学生信贷业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中银行资金成本较低,能够提供较低的借贷利率;机构网点较多,便于提供服务和开展贷前调查等。

       《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招商银行推出的“大学生闪电贷”,面向的正是在校大学生,申请者只要下载招商银行App即可直接在手机上申请,最多可以借8000元,最长可分24个月还款,日利息低至万分之1.7。目前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已经作为试点先行,后期将逐步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与互金企业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商城于6月初推出双方合作的“工银分期乐联名卡”、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的校园贷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中国银行推出的小额信用循环贷款“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广发银行大学生专享信用卡“摆范儿卡”均旨在满足大学生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

        那么,银行是否有能力做好校园贷风控,避免重蹈覆辙呢?以招商银行为例,在“闪电贷”的背后,运用了大量风控技术,比如大数据+风控模型。银行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查询授权,系统可自动调取大量内、外部的数据信息,再经过一套风控逻辑的运算后,得出评分及等级,最终对每位申请人给出审核意见。

        此外,《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正规的金融机构亦在规范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群体的“财商”。将不定期在公众号中推出关于贷款申请指引、福利优惠和诈骗识别等普及宣传内容,引导大学生贷款建立正确的借款观念和树立维护自身信用的意识。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