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 | “挠痒式”处罚可以休矣 财务造假要付出真正代价

金融投资报 2019-03-15 07:55:34
| |

    ■ 刘柯

    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朱建弟提出议案,修改《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监管机构罚款金额最高60万的处罚规定,上调罚金同时追加造假上市高管的刑事责任。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正式采纳朱建弟代表的议案,这也意味着重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将纳入全国人大立法工作。

    曾几何时,对于证券市场顶格罚款60万元一直是市场诟病的焦点。有投资者吐槽,十多二十年前“60万”还算是有点威慑力,但现在动辄几十亿的财务造假,几十亿的违法违规所得,有的把公司都搞退市了,还是罚款60万,惩罚与非法所得完全不成正比。

    资本市场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地方,一定要有严刑峻法扎牢篱笆,如果违法违规成本太低,就有很强的“传染性”。大家想一想,一个财务造假可以给公司带来百亿市值的增值,可以给大股东实控人带来几十上百亿的套现收益,然而只罚他60万,一天的利息?这样会对一些急功近利的不良公司产生巨大的诱惑。因为做实业难免遭遇市场风险,业绩难免有波动,但现在全流通了市值就是钱,股份可以抵押变现,如果股价跌了就是自己的钱缩水,肯定不干。怎么办?上市公司实控人很多就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报表怎么做自己说了算。为什么有的公司一上市业绩就“变脸”,上市没几年就卖壳套现?就是变着法子拼命圈钱。IPO赚一次钱,增减持还可赚差价,公司实在做不下去了财务造个假还能卖壳赚一次钱,“一鱼数吃”不亦乐乎。至于惩罚,要么罚款60万,要么禁入,已经套现几十上百亿,不再搞资本运作也无所谓了。

    在海外资本市场,如果搞财务造假,那就没那么简单了。经典案例就是安然公司破产案。安然公司曾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名,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但就是这样一个巨无霸公司,因被投资者质疑财务造假,并被多家机构追究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2001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调查,11月安然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自1997年以来,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安然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当年12月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最终,安然及其造假产业链的机构总共向投资者赔偿了120亿美元。

    安然事件告诉我们,资本市场不是游乐场,不管你曾经多么辉煌,但一些硬指标、高压线不能触碰,否则像安然这样的巨无霸同样会在几个月时间破产,公司股票退市摘牌,还要承担巨额的赔偿。这也是A股市场“60万罚款”被诟病的其中一大原因,罚款犹如隔靴搔痒,主要责任人逍遥自在,投资者赔偿遥不可及,这就是隐藏在“60万罚款”背后更多的问题。

    因此,如果重罚“财务造假”、“割韭菜”成行,则A股长治久安的基础才能形成,这也是股市基本面的重大利好。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