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要闻 > 正文

金融类APP频遇质疑 安全及隐私保护需加强

金融投资报 2019-02-26 19:00:26
| |

       ■ 本报记者 吉雪娇

       “一直通过国金证券佣金宝APP‘现金理财’打理流动资金,今早9点40左右,准备查看收益和取款,结果发现‘现金理财’板块已经打不开了,一直到10点多查看的时候,还是显示为出错状态。”2月26日,成都市民李女士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

       由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其APP用户对于安全防护、隐私条款等往往更为敏感。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近年来,由此引发的质疑却频频出现。


       券商类APP“崩溃”引关注

       根据李女士反馈的情况,26日9点40分左右,国金证券佣金宝APP‘现金理财’功能点击无反应,随后虽然可以进入二级页面,但显示为“出错了”及“宝宝在奔跑中跌倒了”。在约30分钟时间内,其多次查看仍无法使用该功能。

       随后,李女士在中午12时30分再度打开佣金宝APP,发现“现金理财”功能已恢复正常,可以进行取款等操作。

       佣金宝的情况并非个例。事实上,由于近期股市行情火爆,26日上午开盘期间,部分券商服务器出现崩溃现象。据用户反馈,海通证券、平安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券商交易APP出现异常,无法正常登陆或交易。不少股民对此感到焦急。不过,在经过短暂崩溃之后,上述券商交易系统基本均回复正常。

       “印象中类似的情况是第一次发生。”在李女士看来,因为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其APP如果出现问题,影响将较其他行业更为广泛。“我比较担忧的是,未来如果遇到需紧急取款的时候,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亦有投资者对券商类APP的表现表示疑问,“25日股市已经出现交易火爆的情况,为何券商没有提前对APP进行调试优化?这样的‘崩溃’是否能够提前避免?”

       《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发现,26日上午10时18分,国金证券佣金宝通过官方微博,表示现金理财金腾通取款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取款赎回。据网友反馈,佣金宝APP在25日下午已经出现卡顿现象,对此,佣金宝官博指出,“后台技术还在努力调试优化”。

       截至26日17日,尚有部分券商未对此次APP崩溃情况进行公开及正面回复。


       京东金融承认存在“技术BUG”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金融行业客户行为发生变化,将主要精力转移至手机端。不过,由于在安全防护、隐私条款等方面出现问题,相关争议仍然时有发生。

       就在2月16日,京东金融APP被曝涉嫌获取用户手机中的隐私图片。根据网友爆料,当京东金融在手机后台运行时,用户在使用手机其它应用时的屏幕截图,会被存储在京东金融的缓存当中。

       对此,京东金融方面在公开文字说明中承认,APP在截图反馈功能开发上存在技术问题。具体为“用户将京东金融App切换到后台后,该功能继续运行,继续接收新增图片通知(包括截屏和照片等)并在手机本地缓存,而原功能设计需求是切换后自动停止该功能,属于需求错误开发。”

       京东金融同时表示“坚决没有对用户照片和截屏进行私自上传”,并委托权威官方机构对京东金融APP进行全面安全性检测。

       然而,“隐私风波”尚未平息,时隔一周,京东金融APP再次出现“系统故障”。22日,多位网友在微博上反应,自己在京东金融APP中的理财资产被系统“清零”,无法正常显示。在对网友的回复中,京东金融客户解释称,个别用户持仓页面显示异常的原因为“系统升级”。


       金融机构需做好APP运营和维护

       相对于其他行业,由于直接涉及资金安全,金融类APP用户往往更为严格。但从现实情况,其表现却往往差强人意。

       以隐私政策为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APP提供者应当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然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在10类APP中,金融理财类APP得分相对较低,普遍存在过度收集或使用用户信息的情况。

       其中,“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和“手机号码”等3种个人信息是过度收集或使用个人信息最常见的内容。同时,10款测评金融理财类APP中,8款在隐私条款中未告知用户收集个人信息的类型,且对于敏感信息的告知情况表现较差。

       如支付宝APP未在收集的信息种类中注明个人敏感信息,且未对核心和附加功能进行区分,导致用户易认为所收集的信息均为必需项。而某银行APP收集个人敏感信息时,虽然概括性地告知了敏感信息的种类和使用的方式,但未告知拒绝提供将具体影响哪些功能。

       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看来,APP平台从技术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是获取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也是平台合规发展的根本。平台绝不能以牺牲用户的隐私作为发展的代价,这样不仅是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际上也损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相较于对金融类APP的质量要求显著提升,金融机构移动互联业务团队建设亦存在滞后。目前金融机构APP多由外部开发,同时因为整体质量防护体系的缺失,质量验收环节往往由第三方测试机构完成。在此情况下,如何做好APP运营和维护亦十分考验金融机构的“内功”。

       市场人士指出,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仅仅是“线下工程”。作为金融机构与客户直接“对话”的窗口,金融类APP亦是重要渠道。面对频频出现的争议,金融机构应提高警惕,更好的对金融类APP进行完善,加强安全及隐私保护。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