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流动性渐趋宽松 A股苦等资金驰援

金融投资报 2019-01-26 13:44:05
| |
■ 刘柯

  最近一个月,央行表现得很积极,各种各样的货币手段层出不穷,定向降准、全面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虽然一直强调这不是大水漫灌,但流动性释放得也够可以了。

  这还不算,日前央行为提高银行永续债(含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还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同时,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中期借贷便利(MLF)、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随后,银保监会决定放开限制,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一时间,银行、保险齐上阵,为银行间债务市场输血,为实体经济输血。

  从常理上看,货币政策如此转向,资本市场本该“春江水暖鸭先知”,但A股却依旧维持震荡格局,除了直接受益的银行保险外,大多数个股掉头向下,二八效应明显。这种情况和前段时间人民币大涨A股不领情有些类似,是什么原因造成流动性渐趋宽松而A股依旧不买账呢?

  从根本上讲,如果货币刺激效应递减,大概率是因为传导效应断层,或者说流动性放出来后没有流到终端,被堵塞了。几年以来央行净释放的流动性上万亿了,实体经济是不是得到了甘露?还是在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空转?此外,从信贷的角度看,借出借入方信心都不足,因为行业景气度不佳。2018年年底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回落,12月已经到了49.4%,自2016年8月以来首次回落至荣枯线下方。因此,央行把流动性放到商业银行很可能就被截流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央行虽然卯足了劲放水,但这些流动性到不了实体经济中去,即便到了成本也不低,刺激效应自然递减。当然,实体经济得不到流动性的滋润,企业经营自然难以扩张,不扩张经营业绩自然难以大发展,不发展估值水平就会不断下降,股价也跟着被拉下来,形成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以,资本市场不买账,A股不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个经济上升周期,央行就算是不断加息收缩股市也会涨,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微观基本面不断向好,对股价形成强大支撑。现在是基本面难言向好,资金面又面临缺乏赚钱效应不愿介入的情况,两难之下A股肯定只能在低位盘桓。

  此外,科创板的疾步快行也是主流机构迟迟不愿发动行情的重要原因,大家都在观望,资本市场向来喜新厌旧,当年创设中小板和创业板,也是持续了好几年的局部牛市,同期的大盘指数也是跌跌不休。科创板的定位远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还会有一系列配套的发行和交易制度改革,可以说是对A股目前体制的一次大创新、大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新增资金想来,也会等着科创板落地以后再伺机而动,更有可能直接奔着科创板去了,那里有行业景气度高的新锐上市公司,有更加合理的发行交易制度,换作你是大机构的掌舵人,你会怎么选?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