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证劵专题 > 周末证劵专题 > 正文

李志林:不要对外资进A股期望过高

金融投资报 2019-01-26 13:36:31
| |

■李志林(忠言)博士


尽管自元旦以来的4周,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最大涨幅达到 8.63%、9.07%、7.96%、7.3%、9.27%、9.01%、6.82%,并且1月份有望收出月阳线,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日均成交量不足3000亿,市场低迷不振。绝大多数超跌低价股、高科技股、中小盘高成长股能够跑赢大盘,是以银行股、保险股、白马股的下跌和滞涨作为代价的,大盘只是存量资金在结构性板块和个股上的轮动博弈,而增量资金严重缺乏。


  今年以来,关于2019年将会有多少外资会进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眼下的市场却不予理会,A股存量资金博弈的尴尬局面始终难以打破。因为,所谓将有大量的新增外资进场,人们根本看不见、摸不着。


  所谓“有5至10万亿元的外资可进A股”,那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第一种测算:从经济体量和股票市场体量角度,中国占全球GDP总量比例仅次于美国,股票市值仅次于日本。假设81万亿美元的全球资管资产在中国股市配置的比例达到类似2016年日本水平,即占比达到4.5%,全球权益资产配置占比为44%(据WillisTowersWatson数据),那么,外资持A股的市值可达10.9万亿,占A股总市值比例为24%。


  第二种测算:参照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外资持股占比15%的比例,按照当前A股45万亿总市值,则外资持股市值可达6.75万亿。扣除外资已持股1.28万亿,则潜在增量为5.47万亿。


  按这两种测算,外资可进入A股的数量确实惊人,大大超过了国家队、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的总和,足以将A股打得飞起来。但是,不确定性是,这些外资所属的国家何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A股何时成为既是融资市场又是投资市场?


  在我看来,至少要5—10年后才有可能。在此之前,人们必须面对现实,切不可对外资大规模汹涌进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今年会有1至1.5万亿元的境外增量资金流入A股吗?


  近期有不少文章用这个“振奋人心”的数据,作为激励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国内投资者进场,带动A股进入慢牛的重要理由。而实际上,这个数字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第一、QFII增加1500亿美元额度,不等于带来1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截止2018年年底,共有287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得了QFII资格,已获批投资额度合计为1010亿美元,只相当于原有QFII额度1500亿美元的70%左右。就是说,QFII额度尚有三分之一没申请,现在又批准再增加1500亿美元的QFII额度,也未必会有机构申请使用,又何来“万亿元新增外资将来A股抄底”一说呢?纯粹是一种“标题党”式的一厢情愿的喧嚷。


  再从QFII实际投资的金额看,更是少得可怜。2002年A股引入QFII制度,2012年4月1日,QFII持有市值2656亿元人民币。但是,截止2018年三季度末,QFII持有280只股票,市值仅1380亿元人民币。要么是市值缩水了,要么是主动减仓了,只使用了批准额度的15.4%。


如果QFII十分看好A股后市,在买入股票被套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他们剩余的5500亿人民币的现金,在A股估值创历史新低,并为全球最低估值时大胆抄A股的底,足以赚得盆满钵满。但从盘面看,QFII抄底增持的积极性并不强,又何以能指望他们再用新增1500亿美元、1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来A股抄底呢?


  第二、所谓“MSCI权重由5%提高到20%”,水分也很大。


  一方面,MSCI去年声称,今年将把持有A股股票在其全球基准指数中的权重,由5%提高到20%。但这是有前提的,即在2019年5月和8月分两阶段评审后,才能视情况逐步提升。此举从理论上可给A股带来8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另一方面,MSCI指数基金提高权重带来的800亿美元增量资金,包含有主动配置和被动配置两个部分。被动配置资金只占15—20%,是必须执行的;而主动配置资金则占80—85%,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配置与不配置的。也就是说,MSCI的2019年800亿美元增量资金中,能指望进A股的只有120—160亿美元,只相当于816—1088亿元人民币,还不及上证指数一天的成交额,在A股根本掀不起浪花。


  第三、所谓“深、沪港通的3000亿资金”也不可持续。


  根据2018年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数据,北上资金净流入2942亿元。有人便据此推算,2019年北上资金至少会维持3000亿元。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今年,监管部门很可能对北上资金实施实名制,对资金进行穿透式监管。若此,借助于沪股通和深股通的部分不合规资金将会打道回府。届时,就不可能维持3000亿资金的规模。


  通过对以上三部分新增资金的深入剖析,所谓的“2019年有1—1.5万亿新增资金进入A股”的说法,完全是 不 靠 谱 的 , 充 其 量 只 有4000--5000亿。


  
A股吸引新增资金主要还得靠内资


  首先,靠养老基金。从美国的情况看,20多万亿美元的养老基金有一半以上进股市投资,成为美国股市稳定的中坚力量。随着美国股市演绎10年的大牛市,美国养老金的收益也节节高升。


  而A股养老金入市起步较晚,进展缓慢,数量较少。据1月24日人社部新闻发布会披露,截止2018年底,累计已有17个省区市委托投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金额达8580亿元,已经到账的资金达6050亿元。问题是,迄今养老金在A股投资金额已达多少?是主要靠享受网下大量配售新股获取无风险受益,还是靠积极投资盈利?这对能否带动广大居民积极投资至关重要。但都没有披露。


  其次是要靠保险资金。美国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资金,仅次于养老基金。而中国的保险资金数额虽巨大,但投资股市的比例却极小。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入市的潜力,加大入市的比例,远比指望外资入市靠谱。


  再次是靠居民储蓄。美国居民只有21%的人有1万美元以上的储蓄;有60%的居民储蓄不足1千美元。在这方面,中国比美国强得多。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居民储蓄超过4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而绝不像外界许多人所说的中国居民已无钱投资股票。问题是,如何纠正A股连年搞新股扩容大跃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一股独大;大小非没完没了的减持,割中小投资者的韭菜这三大顽症,营造出有赚钱效应的慢牛股市。届时,中国居民庞大的储蓄,将是股市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的蓄水池。

  再次是靠央行的作为。为了有效化解股权质押危机(其中2.8万亿市值已跌破了强行平仓线),化解债券市场、私募基金的兑付危机,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如前央行副行长、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所说:央行确有必要通过增发基础货币,购买优质企业的股权,支持企业的并购重组,这远比投资重复建设的实体经济有价值得多。


  综上所述,2019年,推出科创板和引进新增资金,都应是管理层的头等大事。但无论是吸引QFII、RQFII的新增资金,还是吸引MSCI的新增资金,或沪港通、深股通的北上新增资金,以及吸引内地数量更为庞大的新增资金,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割除顽症,营造财富效应,激发股市的活力和韧性!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