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除了创新的技术,资本在其中成为“合伙人”的角色,也为行业创新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全文>
中国目前有409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过1.5万亿美元,李稻葵在中关村论坛上指出,尽管快速发展,但其潜力尚未充分释放,需通过新政策与机制推动其成长。为此,他强调依靠庞大的市场、丰沛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建议创建“第四类”机构以改善资金转化和投资环境。<全文>
近期,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在中关村论坛上谈及人形机器人的投资退出,强调企业应拥抱AIGC,集中于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应用场景,而非盲目跟风。同时,他指出底层技术研发的误区,建议聚焦于‘苦活累活’的商业模式,以加快产品落地,并提到中国企业出海的潜力。<全文>
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全文>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会长王田苗接受了媒体采访,讨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他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并认为当前是创业的良机。王田苗提出,中国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行业面临技术不确定性,高端技术链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他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将替代人类从事危险和单调的工作,并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实现之间的距离,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全文>
2025中国科幻大会于3月28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主题为“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大会上,数字人IP“幻幻”首次亮相,并演示了虚拟现实等多项前沿科技,包括用脑电波控制无人机、情感陪伴机器人等。本次活动突出展示了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尽管情感机器人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充分体现了未来科技的应用潜力。<全文>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全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全文>
2025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开幕,聚焦全球科技合作与新质生产力。论坛汇聚众多顶尖科学家和企业代表。诺贝尔奖得主和行业领军人物发言,展示前沿科技成果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基因治疗等领域。会后,技术交易大会也展现了国际技术交易生态的活力。今年的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规模大、重磅嘉宾云集,前沿科技引领行业发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