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 正文

【中关村论坛•观点】朱啸虎:首次回应“退出人形机器人”战略转向,锚定“苦力型” AI 与全球化布局

金融投资报 2025-03-31 20:55:49
| |
近期,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在中关村论坛上谈及人形机器人的投资退出,强调企业应拥抱AIGC,集中于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应用场景,而非盲目跟风。同时,他指出底层技术研发的误区,建议聚焦于‘苦活累活’的商业模式,以加快产品落地,并提到中国企业出海的潜力。

图片

近日,一句“我们已经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的消息,引发了中国AI界的一场讨论。在AI时代,到底是相信逻辑改变现实,还是相信泡沫来了赶紧退出?

3月31日,中关村论坛主会场海慧厅座无虚席,很多人拿着录音、录像设备,就为了听一听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首次回应“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后投资什么领域。

图片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

看好做“苦活累活”的AI企业

当提到如何看待AIGC与企业的关系时,朱啸虎认为,企业应积极拥抱AIGC,不拥抱AIGC的企业会被淘汰。他提到,当前基础模型,如DPTT、通义千问、豆包等,在客服端、销售端、会议纪要端、营销文案端、语言教学端等,都实现了商业化,AI应用企业收入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这充分显示出AI的巨大价值和发展潜力。

朱啸虎同时强调,企业不应该迷信AI,要聚焦尖刀场景,并尽快落地。

“虽然AI发展火热,但不能盲目跟风,应理性看待,将重点放在能够实际产生效益的应用场景上,快速实现产品落地,创造实际价值。在AI的创业过程中,不要过度投入底层技术研发,因为底层模型逐渐开源,单纯依靠技术难以建立竞争壁垒,执着于底层技术研发可能会陷入误区。”朱啸虎称。

“星辰大海最后都是红海,‘苦活累活’最后才是护城河。”在朱啸虎看来,所有AI应用在技术层面可获取性强,所谓的技术壁垒并不实际,关键是要在非AI能力上建立壁垒,比如深度整合工作流、拥有编辑工具、专有硬件、IP内容、数据,以及从事必须人工交付的苦活、累活等。

“虽然是‘苦活累活’,但大厂不愿意做,这就成为了创业公司的机会和竞争壁垒。美国一家专注于医生和病人问诊会议纪要的企业,把语音记录下来自动转成文字并生成病历卡,面向医院收费。这个细分场景看似简单,但要做到高准确率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精力,而这些努力也成为了企业的护城河。”朱啸虎说道。

不卖AI 只用AI交付成果

谈及AI企业如何商业化时,朱啸虎表示:“我们不研发任何底层模型,只做模型的整合。以文生视频为例,我们整合了几百个各种各样的文生视频模型,根据用户风格用大模型产品进行生成后,将成果交给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工作室来进行人工编辑,最后直接交付给用户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我们不卖软件,只用AI交付成果。我认为这将是今天中国软件公司迅速爆发的、很快的一个应用点。”

那么,AI生成的内容到底应该卖给谁?如何去寻找AI应用的落地场景?

在朱啸虎看来,国内AI企业应主动寻找“出海”机会。“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具备AI软件相关能力,而且美国一半的AI公司团队是中国人。中国企业‘出海’,在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地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国内团队可以先在国内打磨产品、打磨团队,然后再去国外赚取利润。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型。”朱啸虎称。


AI推荐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