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如何更好地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成为金融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以普惠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薄弱领域,以养老金融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金融服务体系,四川金融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擦亮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为民“底色”,为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形成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广覆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金融工作部署,上半年开展了“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引领银行保险机构立足于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形成与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实现2024年普惠金融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更好满足市场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其中,针对小微企业单列信贷计划,保持信贷支持力度。聚焦小微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建立“四川银行业服务小微民营科技企业金融产品库”,分机构、分地区分解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最新数据显示,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23%。
同时,涉农信贷投入持续加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确定辖内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力争实现涉农贷款余额增长。联合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等单位实施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探索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企业信贷服务有效模式。大力支持粮食安全战略,加大信贷投入。最新数据显示,全省法人银行机构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10%。
此外,大力支持脱贫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稳定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全省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半以上贷款的利率不高于同期LPR利率。全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覆盖率较年初提高1.67个百分点。
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器”,农业保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川逐步扩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覆盖面,开展农业保险专项整治,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全省农业保险累计为179.97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034.56亿元。其中,三大主粮保险承保面积77.09万亩,累计为21.3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03亿元,赔付支出6088.24万元。
为着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生猪保险保障体系,更好满足生猪养殖户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四川推出行业统一的商业性生猪保险“川猪保”品牌。今年以来,生猪保险承保数量达到2168.99万头次,为19.33万户次农户提供了224.68亿元的风险保障,赔付支出达到了5.28亿元。
助力“老有所养”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
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养老金融服务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聚焦现实需求,四川金融业加快养老金融发展,统一适老化服务标准,提升适老金融服务质量,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致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金融服务体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督促指导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在探索建立银行业适老服务自律标准、建立健全养老金融教育新格局等方面积极作为,发布了《四川银行业适老化服务标准》。以《标准》推广和实施为切入口,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建立完善制度规范,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服务场景,不折不扣地坚持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打造一点、建成一批、带动一片”的适老金融服务规范发展新格局。
为提升适老金融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四川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根据老年客户群体数量和金融服务需求,科学合理进行网点布局,大力发展服务老年人的特色网点。合理配置网点服务人员,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优化自助智能设备终端应用。提升柜面服务质量,减少老年人排队时长,及时为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或上门服务。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在网点提供无障碍服务,推广使用便携式智能服务终端,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开发手机银行APP的大字、语音、民族语言等服务。增加“智能语音”功能和“视频服务”功能,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
此外,四川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严格落实投资者风险评估和适当性管理等要求,扎实做好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等试点工作,加大对养老托育服务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试点银行机构共代理销售养老理财产品35只,吸收特定养老储蓄存款余额81.40亿元,商业养老金试点机构落地销售20款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试点机构落地销售24款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