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 正文

阿勒泰在清单里,天府之国在眼前

天府新视界 2024-05-17 10:38:38
| |

图片

“我现在应该在阿勒泰,而不是工位上”……最近,川籍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搬上荧幕,去新疆阿勒泰旅行,进入很多观众的“愿望清单”。

其实阿勒泰的大美风光,一直都在,但热播影视剧则如催化剂般,让客观魅力可感可知。2023年,有人看完《繁花》重走上海南京路;有人钟爱《故乡,别来无恙》,专程到成都,去吃主角爱吃的冷锅串串,逛主角常走的人民公园——观热播剧集,观的是一次漫步远方的沉浸式体验;赏旅途美景,赏的也是那份曾经“种草”的他乡愿景。

没错,去旅行的冲动,不仅诞生于风景,也诞生于影视剧乃至短视频、文学作品、歌曲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淄博烧烤、“尔滨”现象、天水麻辣烫等非传统旅行目的地持续走红,都印证了这个趋势。不同于它们,多年以前,赵雷一首《成都》让这座城市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诗和远方,以纯艺术的力量,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人都想“泼天富贵”,但前提是“稳定发挥”。四川作为旅游大省,人气一直很高。2023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0.73亿人次,同比增长近七成,比2019年增长四成。今年“五一”期间,成都接待的入境游客更是同比增长3.3倍。

明天又是周末,在“5·19中国旅游日”到来前夕,出行赏景之余,文旅产业发展逻辑也值得研究。诗与远方正相遇。四维空间那头的人,他们的生活和体验,正在走出浪漫的文学想象,走进人们的生活里、行动中。文旅融合,是产业发展,也是精神家园。

 

图片

在地球上,有一条神奇的线——神秘的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自然奇观丰厚。

北纬30°线上的四川,拥有世界遗产5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4个,世界地质公园3个……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遗产类别齐全,这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人们对剧中阿勒泰的鲜衣怒马少年印象深刻,而在甘孜理塘一处如画风光里,淳朴的藏族少年丁真,也驾着他的马儿奔出画卷。

他奔出的不仅是画卷,更奔出了理塘,奔出了四川。理塘文旅,因此出圈。

图片

理塘赛马 摄影/洛绒尼玛

今年,得益于144小时免签政策,来四川旅游的国际游客,明显多了起来。

他们对四川的评价,是“井然有序”“干净”“从交通设施到语言交流都感到方便”……

以上两个剪影,一个从内到外,一个从外到内,怎么看,四川文旅都很赞。没错,“风水宝地”四川,并没有躺在资源簿上睡大觉。文旅产业是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就是充实人们的幸福生活——在这件事情上,四川人绝不马虎。

思想指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四川山水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彩,要求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两度来川,文化足迹遍布三苏祠、三江口长江公园、翠云廊、三星堆……亲切关怀,情暖巴山蜀水,殷殷嘱托,擘画美好未来。

图片

三星堆博物馆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点滴改变,源于高位规划。2019年,在文化和旅游部挂牌一年之际,四川就高规格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随后,即便是三年疫情期间,省文旅大会也从未停过。

与大会一起进行的,是省级层面持续推进的顶层设计。2019年,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2022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被写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2023年,《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提出围绕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国际一流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安逸四川生活体验旅游目的地、全球极高山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从“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到“一省四地”的目标,四川体现出持续行动的魄力——

巴蜀文旅走廊合作不断深入,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川渝两地8次召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议,签订86份文旅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文旅合作联盟27个,每年常态化联合开展重大文旅活动10余项,协同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嘉陵江旅游风景道等一批重大项目……

图片

格聂山风光 图据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

图片

行走巴蜀,需要理由吗?

对体育迷而言,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世界最高级别羽毛球团体赛事之一“汤尤杯”……在赛事名城成都,接续不断的世界级比赛总有一个能吸引你;甚至,滑雪爱好者可以去谷爱凌、苏翊鸣曾经练习过的训练场,在亚热带的滑雪场感受速度与激情。

对音乐迷来说,去成都看演唱会、去德阳音乐节露营、去街头酒馆坐一坐、去欣赏一部川剧、去体验一段锅庄舞……四川总能在某个角落收纳你丰富多彩的热爱。

对于乡村游爱好者来说,四川也不会让人失望: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5个,天府旅游名县47个,这里,总有一份烟火气、一处闲暇田园、一次非遗体验等待与你邂逅。

四川“文旅新名片”尚且如此之多,更不用说自然风光、厚重文脉了。诗人王勃盛赞“优游之天府、宇宙之绝观”,这里,自古深受眷顾。

只说这些,还是远远不够。文宗自古出西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概念,仿佛浸润在巴蜀千年时光中。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今年流行一个词,叫“公园20分钟效应”,研究显示,良好的环境对人的身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四川钟灵毓秀,自古是文人的灵感宝地,生活在山水胜景中的川人,更是吸纳天地灵气,人才辈出。女娲、嫘祖、大禹等传说穿越万年,神秘灿烂的古蜀文明孕育诞生,李冰治水、文翁兴学,落下闳创《太初历》,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苏轼、杨慎、郭沫若、巴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巴蜀大地自古名人巨匠灿若星辰。

诗意磅礴万物有灵。陈子昂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殊不知,在历史文化名人的走廊里,他绝不孤独。自古英豪皆入蜀,历史名人的共情共鸣可以穿越时光。杜甫在锦官城外寻丞相,一千年后,曾国藩也驻足于此,忆卧龙跃马。如今,武侯祠外,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锦里古街游客熙熙攘攘,游客们专程前来,看丞相看过的山水,体悟丞相当年心境。

图片

武侯祠景区,演员身着古装巡游,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别样“三国”文化。图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行走巴蜀,需要理由吗?理由就是,你来了,你就是这里的风景,或许,你还会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的兴叹和美文。

图片

神秘瑰丽的三星堆、梦幻绚丽的九寨沟、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四川文旅似乎躺着都能“出圈”。

图片

四川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 摄影/川观网友 比比巴巴

但是游客来了之后呢?不负游客的好奇与期待,要让“流量”变“留量”,可能在“好看”“好耍”之外,还要有更丰富的内涵与体验。

旅游其实是一种体验,体验一种与日常不一样的风光与生活。当游客的体验值被拉满,“留下来”就变成了一种油然而生的内在需要。每当夜幕降临,阆中古城中天楼上的“抛绣球”民俗体验节目,总能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而在古城外的嘉陵江上,一艘艘游艇载着游客在江风徐徐里一览山水夜色。动人的是“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历史厚重,更是传统情景与现代体验水乳交融的活色生香。

旅游也在追求着相遇,一种与厚重历史、灿烂文化的不期而遇。话剧《苏东坡》文旅版将苏东坡的跌宕一生浓缩为2个小时的演出时光,游客观看节目后,可以在剧场外搭乘景区直通车去往眉山三苏祠,实现文化体验与旅游观光的有机结合。一场苏东坡主题深度游就这样丝滑合龙。

图片

无人机拍摄的眉山三苏祠。摄影/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对于今天的游客而言,旅游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点对点,而是一项点线面结合的综合体验。一次旅行中,让游客印象深刻的或许并不一定是最终到达的目的地,而是在路上的见闻与感受。

文旅产业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人们对文旅产业、文旅产品的需求,也必然伴随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水涨船高。做好文旅加法,在“文旅+”与“+文旅”的碰撞中,或许能够荡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图片

当我们将目光看向未来,更好的遇见或许正在到来。

最近一段时间,西昌街头的5万余株蓝花楹竞相绽放。浪漫的蓝紫色花海,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搭乘新成昆铁路列车欣喜奔赴。而随着川青铁路成黄段最后一座隧道——德胜隧道5月11日贯通,全线建设进入最后冲刺,“坐着动车游九寨”有望于年内成为现实。

图片

西昌蓝花楹 图据“西昌发布”微信公众号

“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是对景区清幽、宁静气质的描述,但对于游客而言,便捷快速地抵达,才能让远方美景唤醒行动的步伐。免去反反复复的交通换乘、免去痛苦的堵车与颠簸,在兴头还没过时就能抵达,必定会让这场旅行收获更好的体验。

什么是优质旅游资源?远离尘嚣、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场景,只要能够方便快捷地抵达,就是优质旅游资源;而市井繁华甚至喧嚣扰人之地,同样可以成为优质旅游资源。成都市双流区的空港花田,飞机起降噪音曾让当地居民不堪其扰,但是在区域内居民转移后,当地却创造性地将之打造成为一个低头观花海、抬头看飞机的文旅新场景。越野摩托车、移动屋舍露营营地等的入驻,让飞机轰鸣下的花田成为新晋文旅活力区。

图片

成都双流空港花田 摄影/C视觉 杨树

山川秀美、人文璀璨,在新与旧的文旅资源不断被发现、被创造的当下,或许可以加大对文旅资源的梳理与整合,让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等文旅品牌进一步走出四川、走向世界,让巴蜀大地的文旅资源百花齐放、遍地流光,也让大美四川不仅成为外地眺望者的诗和远方,更成为旅行者和定居者的真爱和福地。

图片

撰文/ 刘志杰 成博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