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 正文

【高端访谈】开能健康董事长瞿建国:投身公益慈善30载,创新、创业、慈善成绩斐然

金融投资报 2023-10-19 20:34:03
| |

金融投资报记者 张璐璇 报道

30年前的1993年,现任开能健康董事长、曾经的老八股“申华实业”创始人——瞿建国先生,将自己的人生第一桶金100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赠创建了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这也是国内首家个人捐资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瞿建国认为,“企业要走得长久,就要坚持创新,坚持为社会带来价值;只有社会需要你,你的生命力才会更强。”多年来,瞿建国一直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在不断成就商业佳绩的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回馈社会。

2023年10月21日将是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下称“建国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日子。近日,金融投资报记者专访了瞿建国先生,他给我们分享了这几十年来精彩的创业、慈善感悟。

瞿建国

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开能健康董事长

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

“老八股”申华实业创始人

记者提问

瞿总,您好!在上世纪70年代,您领导村办企业,实现产值千万元、利润超百万,曾经闻名全国。在1987年,您向社会募股创立的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成为了后来A股最早的“老八股”之一申华实业,是资本市场一个标志性事件。在1993年,正好是您第二次创业阶段,您决心捐资成立以您名字命名的“建国公益基金会”,这是国内首家个人捐资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您作为一个很早就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为何会选在1993年,拿出第一桶金1000万元,成立基金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呢?促使您这么做的契机或者初衷是什么呢?

瞿建国:1973年,我开始创办乡镇企业。在大队的支持下,我牵头创办的“桥弄木器场”正式成立。此后,一直到1985年,我从乡镇企业的厂长,一路到担任人民公社副社长、副乡长、工业公司总经理等职务。之后,乘着浦东开发开放和股份制改革的东风,我选择了辞去公职,创办了后来成为“老八股”之一的申华实业。

其实在当时,乡亲们对我辞职再创业不是很支持,希望我能继续留在家乡,继续带领乡里乡亲发家致富。但我当时下了决心,一定要出去走一条创新之路,但我当时也承诺,无论我出去创业成功与否,最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建设家乡多做贡献。后来,我真的赚到了1000万元,就决定捐出来成立以我名字命名的建国公益基金会。在此之前,我国还没有个人捐资成立的慈善基金会,建国公益基金会是第一家。

我创业从来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想在认真做出一番事业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回馈社会。

其实,我成立建国公益基金会也是一种创新,我把公益慈善当成事业在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奉行“创新不断,事业不断,慈善不断”的理念,未来,我也会坚持做下去。

记者提问

建国基金会成立30年来,积极推动民间公益事业在扶贫助困、环境保护、学校教育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基金会累计公益支出约一亿元人民币,受助人群数百万人次,资助项目约1000个。您本人还在今年2月获得首届“上海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在30多年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或事?

瞿建国: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当前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对老人的扶持帮助非常重要。我自己本身是贫困家庭出身,当初因为家里困难,我也没能好好上学,所以,我非常重视对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的教育帮扶问题。

我记得很清楚,为了支持国家的希望工程事业,我们当初花了差不多两周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当时上海周边省市的农村,比如,我们去到了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下面的一个乡,当地的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学校宿舍的住宿条件也非常差,五六平米的房间里要住七八个孩子。

后来,1995年,建国基金会在浙江开化、嵊泗花鸟岛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并与浙江地区贫困学子结对子,持续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近30年来,建国公益基金会和我本人都一直关注学校的发展,每年都会为学校捐款捐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捐建的建国希望学校的校名还是由巴金老先生亲自题写的。最初,我们为捐建的希望小学取名建国希望小学,但巴金老先生说“我给学校题名建国希望学校,这样以后你建中学甚至大学都可以用”,这让我非常感动。

一路走来,这样热心支持我们从事慈善事业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著名的画家朱屺瞻先生听说我成立慈善基金会、捐建希望小学,主动写了“功德无量”四个字送给我。还有生物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创始人、院士赵南明先生,他是浙江开化人,我与他认识也有十年了,他当时得知我们基金会在浙江开化捐建了希望小学以后非常高兴,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今年我回访开化县建国希望学校的时候,赵先生和他的夫人还专程陪我一同前往。赵南明先生是清华大学的功勋人士,80多岁高龄的夫妇俩,还亲自陪我们去回访建国希望学校,令我十分感动。

做慈善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很让我难忘的经历,也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记者提问

您第一次创业是创办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是“老八股”申华实业,第三次是2001年创办开能环保(2018年更名为开能健康),都是在当时比较领先的企业。2014年,您又开始了第四次创业,这次瞄准的是大健康产业,创办了原能细胞科技集团(下称“原能集团”),发力细胞存储赛道,这一干又是10年。能谈一谈您第四次创业与前面三次,有何不同吗?作为早就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企业家,支撑您一个接一个持续创业的动力在哪里?

瞿建国:我最早决定创业,其实和我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我的家人从小就教育我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另一方面,我也确实非常喜欢创新创业,这已经成了我的一项爱好。

我已经前后四次创业,巧合的是,每一次都差不多是13年,并且我这几十年的创业经历,恰好也追随和见证了我们国家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

1973年,我第一次创业是乡镇企业、人民公社,当时国家发展的重点是脱贫致富。1973年至1986年期间,我领导村办企业实现产值千万元,利润超百万;1985年我担任孙桥乡副乡长兼工业公司总经理,主持经济工作,孙桥乡跻身中国首批亿元富乡。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国家正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股份制成为了当时大力发展经济的有用工具,所以我在1987年向社会公募招股,创立了“老八股”之一的申华实业,也是“老八股”里唯一的一家乡镇企业。之后几年,申华实业发展得不错。申华实业1998年以35亿市值被评为中国百强上市公司第五名。1999年被辽宁华晨集团收购。我创业和别人有点不同,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我就觉得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当时华晨对申华实业有接手的意向,我也就很放心地交托出去了。

我的每一次创业都是紧跟国家的战略在走,看的是未来20年国家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

2001年,我在上海浦东川沙开始了我的第三次创业。这次,我选择的方向是环保,我创立了开能环保,目标是要成为全球领先的水处理产品制造及供应商。我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脱贫致富到改革开放,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对环境的损害,所以,环保产业在未来大有可为。开能环保提出“全屋净水•全家健康”的理念,但也不局限于家庭水处理,而是着眼于打造环境和生态,开能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家用饮/用水、餐饮行业水处理、公共环境饮水、医药水处理、环境生态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健康好水无处不在”的使命。

我认为,如果这个企业做得成功,其实也是相当于为社会在做公益,在为社会做贡献。2011年,开能环保,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居家水处理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前几年更名为开能健康。

开能健康上市后,我又开始寻找新的创业目标,开始我的第四次创业。我认为,我们国家要继续发展,有两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航天航空,这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国力的领域,也是一个人类需要长期探索的领域,这方面主要还是国家在主导;二是生命健康产业,健康和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我很看好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2014年,我创立了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倡导“存原始细胞,储生命之能”,开创第三方细胞存储平台,全力发展生命科技大健康产业,并于2015年创新研发深低温智能化细胞生物样本自动化存储装备。

我这次创业的初衷是,人以细胞为基础活着,细胞科学可能是未来帮助人类解决疾病、衰老等健康问题的关键,我打算在这个领域继续创业。我第四次创业与前几次不同之处在于,我这次是建立了一个平台,一种创业的生态,就像一个舞台,让企业的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发展、奋斗。

原能集团在张江科学城建了原能细胞产业园、科创园、医药园三个园区,园区里孵化了很多家生态圈企业,有的已经上市了。

原能集团旗下现有专业从事自动化、智能化深低温生物存储设备开发与制造的原能生物,专注于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开发和临床转化应用的原启生物,专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制备技术及相关试剂产品开发的原天生物,还有专业提供高质量细胞样本存储服务的原能细胞库等,这些企业一起构筑起了原能集团的细胞生态圈。

这其中,细胞库是我成立原能集团的初心,我希望未来能建成一个细胞银行,帮助老百姓储存年轻健康的细胞,比如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就像存钱到银行一样,以备不时之需。原能的细胞生态圈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建设,我创立原能集团并非只是一家企业,而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希望所有有志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都可以加入到原能的这个大平台中来。

记者提问

作为一名“创业老兵”,您说过“创新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未来,您在创业创新方面有什么规划吗?站在建国基金会成立30年的重要时点,您对基金会未来有些什么新的设想呢?

瞿建国:有的人创业成功了,就退出享受财富去了。我先后创业了四次,回顾我的这四次创业,相同点是几乎每13年是一个创业周期,不同的是,每次创业都是全然不同的领域。之所以我有信心涉足不同的行业,主要是因为我创新、创业是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去寻找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创业的方向。

另外,一定要正确地看待成功。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很多很多人的帮助。我一直认为,感恩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快乐的人。我只有通过社会慈善公益来回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

如果把当初成立建国基金会,也当成是我的一次创新、创业的话,我相当于建了一个样板,做慈善不仅仅是捐点钱,或者做几件好事,而是要把慈善也当成一个事业来做,并且持续地做下去,终身从善,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借助公益的力量,去帮助更多人,为社会多做贡献,反过来同样能反哺企业自身的发展。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多做善事,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做起事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我还有一个观点,人到60岁、70岁,其实不要过早地把自己归为“老”人了,放眼全球很多国家,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干事的好年纪。即便是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社会了,但仍要鼓励老年人继续地、更多地为社会做贡献。

我快70岁了,将来我彻底退休后,肯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建国基金会的运作上,通过基金会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比如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贫困儿童、优秀学子的助学问题等。在慈善领域上,近年来,我还在积极探索一些生命科技领域的青少年的科普活动等新方式。

去年,我把2600万股的开能健康股票捐赠给了建国基金会,我承诺,将来会把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捐给建国公益基金会,这也是我继续践行为社会做贡献的初心。我已捐赠给建国基金会的价值已超两亿元。建国公益基金会现在每年可支配金额在千万元左右。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和营运下,基金会资产得到了很好的保值、增值,除慈善公益项目累计捐赠支出过亿元外,基金会的总资产价值已达5亿之多。

嘉宾简介

瞿建国

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现任开能健康董事长、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捐资成立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同时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董事,上海健康医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创始理事。2023年荣获第一届“上海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