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联播 > 正文

四川邛崃市:大学生化身“新农人” 回村养殖鲈鱼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金融投资报 2025-03-13 07:49:53
| |
本文讲述了年轻的创业者景发,从房地产及国企回到家乡致力于大口黑鲈鱼苗养殖的故事。利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工厂化转型,景发与村集体合作,推动养殖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计划结合本地资源,打造综合性的现代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邛轩 本报记者 彭江

近日,记者在邛崃市桑园镇太山村大口黑鲈鱼苗养殖大棚里看到,30余个“巨型鱼缸”整齐排列,成群的大口黑鲈小鱼苗在水中悠闲地畅游。鱼场的主人景发是个“95后”,曾获得过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房地产公司和国企工作。2023年4月,景发从企业辞职回到了从小生长的桑园镇太山村,专心搞起大口黑鲈鱼苗养殖,化身成了一名扎根农村的“新农人”。

以新思维经营传统产业

景发的父亲一直在桑园镇太山村从事水产养殖。作为“农二代”,景发从小就在田间和水塘边长大,对水产养殖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他深知,父辈的鱼苗种养现代技术水平不高,养殖总是充满变数。

后来,在原水处理技术岗位以及照顾家庭等因素影响下,景发下定决心回乡创业,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发展大口黑鲈养殖,并成立四川双源水产有限公司。

大口黑鲈(又称加州鲈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因肉质细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而很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是目前热门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养殖品种确定后,景发意识到如果继续按父辈的经验养殖鲈鱼,仍然会面临巨大的不可控风险,他认为水产养殖必须向工厂化、规模化、数字化转型。

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后,他找到太山村村委会,在与太山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后,决定将太山村原村小学校升级改造成养殖场,走工厂化养殖路线。

以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为确保初始种苗的成活率,景发专门从浙江、广州等地引进优质鱼苗。这些鱼苗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适应性强且生长迅速。

为了提高产出效率,基地采用了高密度养殖模式,每批次鱼苗约有80万尾。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高密度养殖技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产出效率高,仅需 3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养成出售鱼苗,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需求。

基地采取较为前沿的循环水生产养殖模式,使用智能供氧设备,配备紫外线杀菌灯和智能温控设备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同时搭配保温连栋大棚,减少温差变化引起的不可控风险。

以新模式推动多方共赢

景发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村集体展开深度合作,村集体将原村小学校盘活出租给公司,由公司负责统一改造建设和经营,从而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产”。

据了解,大口黑鲈鱼苗的售价每尾在0.4元到0.8元之间,价格因鱼苗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批次鱼苗预计在2025年3—4月份迎来销售高峰期,预计最高产值可达30万元。未来,公司与太山村集体还将在农旅融合、电商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整合周边特色农产品、民宿、景点等资源,打造集养殖、销售、餐饮、乡村旅游、农业培训等现代化休闲农业综合体,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推动传统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是邛崃市落实“强县活镇兴村”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邛崃市将继续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探索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多元路径,多措并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AI推荐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