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报视频 > 正文

财富生活 | 疫情后时期:说好的运动,你开始了吗?说好的健康投资,你花钱了么?

金融投资报 2020-04-22 18:53:55
| |

用财富视角观察生活

用生活智慧创造财富

近几年来,运动,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今年疫情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大健康消费诉求不断增加,为体育运动买单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疫情期间,你运动了吗?你的运动消费模式改变了吗?运动消费成本变高了吗?

 

/items/202004/2004221856010550001544F7.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运动就是爽!多种运动方式受欢迎

“猛追湾终于开馆了!可以游泳了,太想念游泳池了,巴适!”3月底,一直想找地方锻炼的成都市民冯女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从今年疫情以来,自己没有出门去运动场馆锻炼过,自从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游泳馆开门后,心里很是激动。

伴随着全面复工复产,《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运动场馆看到,线下运动消费正逐步恢复。

“在疫情期间,大家大都宅家里,很难有效运动,现在能出去运动之后,去健身的人很多,”在成都某国企上班的小王是个运动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近期去健身的尤其多。

“有点像是‘憋太久’的爆发式健身,不过,消费场景还是有很大改变的,现在大都喜欢请私教或者是去健身工作室了。”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成都多家健身房了解到,有部分大型健身房受到疫情影响正在缩减门店或是关门歇业,还有一些健身房正在逐步恢复开放,而健身工作室则是颇受欢迎。

“现在进健身房的要求还是十分严格,我们可以进去练习器械,但是还不能上团课。”正在成都某健身房运动的小慧告诉记者,从3月中下旬恢复开放以来,自己和朋友工作日时间去健身过2次,“人并不多,很多教练无事可做,我也并没有打算在这里请私教。”

价格方面,小慧告诉记者,现在健身房充卡赠送次数的活动很多,算下来应该比之前还便宜,“之前2000元2年,现在1800元3年,很划算,但我可能会去考察一下私教工作室了。”

事实上,像小慧这样想改变运动消费内容的并不在少数。从2018年开始,传统运动消费模式本就在逐步改变着,在疫情后,愈发明显。

记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尽管从健身器材和场地大小来看,私教工作室与健身房规模相距甚远,但却很受欢迎。

据业内数据统计,2016年底,成都只有200家左右健身工作室,如今已经扩展到超过1000家(包括受疫情影响闭店的健身工作室)。

“最近来健身的人很多,但近期是需要预约的。我们主打私人定制,根据消费者的时间、身体状况,制定他们的健身方案。”有着600位注册学员的一家健身私教工作室老板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虽然价格较高,平均200-300元/小时,但工作室的生意还不错,在成都已开了第二家分店。

“疫情之后,真正想要系统健身(包括瑜伽、普拉提等)的人会发现,有些运动是在家里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有专业指导和专业器械搭配,为了避免扎堆锻炼,选择预约制的私教工作室成为了一大热门。”有业内运动人士告诉记者,相较于健身房,管理环境更加单纯的私教工作室更容易被有运动计划的人群选择。

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疫情后人们逐步提高了对健康管理的认知。随着健身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健身房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始重视品牌的文化基因和社交属性。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muma健身工作室创始人告诉记者,国内社交化运动形态正在形成,健身的概念逐渐从单纯的锻炼康体行为,转向一种生活和社交等文化的健身服务,且精品化、社区化的新型工作室更能提升用户体验。

“自我实现、自我提升和社群化,这种自律和提升形成的社群氛围,即是社群所在。新型的健身私教工作室可以从健康餐、运动营养和科学减肥乃至儿童体适能等多个板块给予用户更为细致的服务。”一名有多年健身经验的叶女士也表示,此类工作室对教练的要求更高,且更多是自我目标的训练消费需求,定价更为透明,避开了健身房私教授课的乱象。

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成都的私教工作室普遍价格在人均100元-400元/节不等,但好评率比普通连锁健身房都要高出不少。

此外,舞蹈工作室也很受欢迎。《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成都几家舞蹈工作室了解到,目前已经逐步恢复上课,学员上课需求激增,价格仍保持在此前的40-80元/节,甚至是更优惠。

图据成都某舞蹈工作室近期活动宣传

除了健身舞蹈等室内运动之外,足球、篮球、羽毛球、户外跑步等也是大众喜爱的运动模式。不少运动消费在疫情后,出现了调价的现象。

“疫情之后,成都的足球场几乎都涨价了!”十分酷爱户外足球运动的成都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从成都逐步恢复足球场馆开放之后,自己至今已经在大大小小多个球场踢了十多场足球了。“人均涨幅在10%左右。”

《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的足球场消费涨价基本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性涨价,比如有的球场此前价格在600元/场,现在涨到700-800元/场;二是变相涨价,例如有的球场以前会送运动员们2箱矿泉水,现在饮料就是自费或者是只送1箱。

不过,据了解,成都的户外篮球运动场鲜有涨价现象。

“不想去健身房又喜欢运动的人很多都选择户外跑步了,”有运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疫情爆发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户外跑步消费人群增多。

记者在成都某家迪卡侬卖场看到,购买户外跑步装备的人很多。据统计,从入门级跑者到跑步发烧友,再到装备控跑者,衣服、裤子、鞋子和袜子的全身装备价格差在百元到万元之间。

“无论是踢足球还是户外跑步等,在室外,这类人口密度较小的运动更受欢迎,可以说,疫情很大一部分改变了大家的运动消费模式。”业内人士表示。

 

居家运动成为新的潮流

正如上述业内人士所述,疫情正在改变运动的业态,居家运动更是成为了潮流。

数据显示,微博上“家庭健身”话题的浏览量超过3.2亿次;快手与乐刻共同推出的“宅家也爱做运动”话题点击超过1.44亿次;抖音平台上“抖音健身房”的浏览量超过1.25亿次。

宅家运动成了热门,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消费。

 

运动器械消费激增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没办法出门运动,对很多想要运动的人们来说,购买辅助器械是个不错的选择,家用健身器材成为市场热点。

今年2月初,以前经常跑健身房的成都刘女士就花3000元购买了一台跑步机。”跑步机在居家的这段时间里使用率很高,除了我每天用,我父母和孩子也都每天走一走,家里人一起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天天宅家不动真的不利于健康,2月底我在闲鱼上购买了一个二手动感单车,9成新,比官方价格便宜了近一半,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就算自己属于不太爱运动的一类人群,也会想宅家的时候还是动一动。

记者了解到,与刘女士李先生一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淘宝主播薇雅的直播间里,几乎每次直播都有买家在留言区里刷“跑步机”。不仅如此,商家也抓住居家锻炼的机遇,淘宝上不少健身器材都进行了直播卖货,打开淘宝直播,仅“精选”位上的健身器材直播间至少有五六家。

另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仅春节期间,平台上跳绳成交额就同比增长56%,哑铃同比增长60%,拉力器同比增长109%,划船机同比增长134%,自营瑜伽垫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50%。

 

线上买课“健身”受追捧

线下健身房各有不同的情况,线上“云健身”一片热闹。

2月1日,北京的教练小杰就开启了第一场直播课程,如今,每天12小时课程直播,在此期间,不仅维系了原有会员,同时也收获了大批粉丝。

3月初,小杰所在的健身房开始尝试线上收费课程。“499元的21天线上减脂训练营,首批30名成员很快招满了。尽管第一次试水只有不到1.5万元的收入,但总算实现了线上直播变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某些在线预付费授课的新消费模式,业内不少人士提出了质疑。

消费者王女士在一款健身App上购买了一个连续推出30天的健身教程,但她很快发现,第一次课就跟App之前的宣传大相径庭,视频只是对几个健身动作做了简要介绍,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她申请退款时却被拒。

一位经营着一家小型健身房、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健身教练认为,“通过购买课程的‘云健身’只能作为线下健身的辅助,丰富一些健身知识。还是欠缺专业指导,健身需根据个体情况‘量力而行’。”

 

智能运动游戏被卖空

除了器械、健身操等运动,体感游戏也成为居家运动一大选择。

近日,在淘宝上,Switch价格持续大涨,续航版的最新价格已涨至超过3800元。部分日版的Switch续航版显示缺货,无法购买。

而任天堂官网显示,其Switch主机的建议零售价为299.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13元)

玩家正在玩switch体感舞蹈

杭州的吴先生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自己2018年去日本时买了一台Switch,当时折合人民币2000元左右。

同样价格暴涨的还有任天堂出品的游戏健身环。近日有网友爆料,这款游戏环在去年10月至今,短时间内完成了4倍升值。

目前,NS《健身环大冒险》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的价格一直在飞涨,原价不到600元,已经被硬生生加价了1000多元,炒卖至了近1800元,致使不少国内外黄牛抢购。

就在4月初,任天堂Switch掌机在日本地区将暂停出货。记者去电商平台看了看,目前除了新机价格上涨,二手市场的Switch掌机也水涨船高。

“非国行版的Switch游戏机现在的价格涨得比较厉害,像最经典的红蓝续航版的港版和日版是3850元。”万先生已经在重庆做了10年的游戏机销售,“现在到处都缺货,导致游戏机目前价格涨得很高了。”

“体感游戏如今很受欢迎,属于娱乐与运动结合,女性玩家十分多,也推高了它的价格,”业内人士表示。

毫无疑问,疫情影响之下,一部分人的运动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也对整个运动行业有着一定的影响。

“战胜病毒还是要靠锻炼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大家肯定会在疫情后积极健身。与此同时,从商家来说,大家对健康赛道的大增长是有共识的,只是看谁有能力抓住它,能不能把行业的红利转化为自己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

【此文章为金融投资报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491】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