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财富生活 > 正文

30而立,无限极迈入发展新起点

金融投资报 2022-09-30 14:11:31
| |
回望过去30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变,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近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也空前凸显健康的珍贵。

回望过去30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变,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近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也空前凸显健康的珍贵。

在大健康领域,无限极是代表性的中国品牌之一。30年间,无限极秉持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的初心,在变化与挑战中破浪前行,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中草药健康产品,传播独特的健康理念,推动中草药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帮助消费者获得健康和快乐的同时,也积累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蜕变。

而今,无限极迈入而立之年,这是一个新里程,也是一个新起点。

回望30年

稳扎稳打持续发展

30而立,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迈入成熟独立的人生新阶段。对于一个品牌而言,30年同样意义非凡。

在中国,超过百年的民营企业仅仅有十多家,而无限极的母公司李锦记,自1888年成立,已经跨越三个世纪、五代人、130多年,依然充满活力。李锦记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第一个历史使命,把酱料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实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李锦记洞悉中草药健康产业的广阔前景,有志进军这一领域。1992年,李锦记第四代传人之一的李惠森,与父亲李文达在广州结识了原第一军医大学老校长赵云宏及几位中医药专家,仅仅交谈了一个小时,双方就决定合作创办无限极,开启李锦记的第二个历史使命——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

为了让企业的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2001年,无限极与经销商客企一体,讨论并制定了无限极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第一次清晰了未来的方向,明确了愿景和目标,并且仅用4年就提前完成了原来很多人看来不可能做到的指标。

2005-2009年,无限极制定并实施了“二五”计划,业绩达到了“一五”的5倍。进入“三五”期间,无限极稳扎稳打,香港、台湾、马来西亚三个市场相继启动,迈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四五”期间,无限极忠诚用户群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如今,无限极已经进入了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时期,聚焦于创新与改变,谋划新的布局。“五五”期间,无限极提出围绕产品领先、文化引领、数字化升级和商业模式进化四个靶点加速变革,不断巩固原有优势,打造新的能力。

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成立了新的无限极全球科研中心,继续深化与全球知名科研机构及专家的合作,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加快迭代、推出新产品和新品牌,并持续开发电商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通过文化变革、组织重构、引进人才等一系列举措,打造敏捷组织,保持文化引领;加速数字化升级,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助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商业模式进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致力于打造三大差异化竞争力、为顾客和经销商创造“好、轻、优”的价值。

守正创新

品牌迸发新活力

2022年,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迎来创立30周年,这一年也是无限极自我革新的重要一年。今年以来,无限极在品牌建设上的一系列动作,让外界感受到立之年的无限极正源源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针对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呈现出健康需求前置、健康需求升级的市场变化,无限极洞察细分人群需求,以精细化方式进行创新。今年,无限极聚焦健康体验消费、健康零食、体型管理、家庭营养补充等进行细分市场的新品牌布局和产品开发。

立足“产品+服务的健康养生综合解决方案”策略,挖掘体验式消费新“玩法”,今年年初无限极跨界新式茶饮,开出首家养生饮品概念店。

图:无限极茶饮店

为满足年轻消费者期望健康与美味兼得的新诉求,无限极聚焦健康零食领域,养生轻食品牌“轻意养”由此诞生。

为满足消费者对形体管理的需求,无限极推出中式体型管理品牌“乐姿乐言”,并创新打造“时令法”概念,将中式养生概念赋予体型管理。

为满足中国家庭平衡营养需求,无限极又以“补充+调养”的理念,带来本草配方营养补充品牌优全佳。

无限极的品牌矩阵不断扩大,这些品牌虽各有定位,但秉持相同的一点,即传统养生文化贯穿始终。无论是品牌的培育、产品的开发,其坚实的基础是无限极的企业使命——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有力的支撑是对于品质、科研的坚持。

使命引领

质量科研打造竞争力

企业使命的确立、质量理念的坚守和科研平台的建设,构成了无限极发展的主线。

无限极以“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为使命,30年来坚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中草药健康产品和服务,传播独特的健康理念等,弘扬中华养生文化,为大众的健康造福。

长期以来,中医药面临着功效的评价与验证、有效成分的控制与提取,以及生产的标准化等等问题和障碍。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无限极运用“E+W”,也就是“东方智慧+西方方法”,将中华养生文化作为研发产品的指导原则,并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对中华养生文化进行有效的转化、应用和论证。从最初只有一个品牌、一款产品,到今天拥有了无限极、萃雅、心维雅、植雅、帮得佳、享优乐、优全佳、乐姿乐言、轻意养等品牌,涵盖健康、美妆、家居生活三大领域,超过200款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图:无限极的第一款产品增健口服液

1994年,无限极第一款产品增健口服液上市,其后28年,增健口服液一直畅销市场,经久不衰,秘诀之一就在于始终坚守“100-1=0”的质量理念。一个数字能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一理念——一瓶增健口服液从原材料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2576道检测工序。

图:无限极口服液生产线

无限极将产品品质视为企业的生命,从原料、生产、检测、物流等环节进行全方位质量管理。增健口服液对原料的品质把控采用从“地头到舌头”的全程监管,形成“基地跟着产地走”模式,原料采集后,经过精密仪器鉴别原料品质,检测有效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安全指标再投入生产中。

在生产中,无限极通过了 ISO9001:2015、FSSC22000:Version5.1、 HACCP 和 ISO22716:2007、GMPC(2008)US等五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且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牢记并坚守“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交付不合格品”的“三不”原则。在运输环节,全程采用厢式货车进行全密封运输,中途严禁拆分转运,从而将产品货损和受污染风险减至最低,以确保产品免受污染。

图:无限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

除了质量理念,科研实力是无限极保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的另一基础,也是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的有力保证。为此,无限极加大科研投入,与剑桥大学、法国科学院-巴黎狄德罗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等合作,搭建科研后台。

图:无限极全球科研中心空气净化实验室

无限极如何打动这些世界知名学府、顶尖科研机构?与剑桥大学的合作故事颇能说明原因。

2015年9月,“剑桥无限极研究中心”挂牌在即。在将要正式发布的合作声明中,由于西方世界对中医药的认知较少,剑桥方面要求其中不能出现“中草药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字眼。为了解决这一分歧,无限极的代表们拜访了时任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爵士。

对于校长提出的“为什么要找我们合作?”这一问题,无限极代表解释说:“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缺乏科学试验和研究论证,因此,很多人尤其西方国家对中草药的作用表示质疑。无限极想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和了解中草药,所以,我们走出中国,希望与像剑桥大学这样的全球顶尖学府合作,用科学、严谨的方式来研究中草药。”

明白了无限极的情怀和抱负后,校长表示支持无限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在以后的合作中,如果研究团队需要在剑桥大学里找别的研究室、实验室,合作实验室一定尽量配合协助。最终,在剑桥大学与无限极正式发布的合作声明中,“中草药”的概念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正因为拥有强大的科研后台,无限极不断实现技术积累和新品开发,现已申请1000多项专利,有超过100款产品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连续5次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广东省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发展的基石,是企业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无限极30年创业路,离不开拥有一支特别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员工队伍,离不开员工共同的“永远创业”。

无限极重视用文化吸引人才,重视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传承和发扬百年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思利及人”,无限极践行“自动波”领导模式和“永远创业”精神,并因应时代发展、商业环境和人才特质的改变,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推出了“无限极人才观”“无限极工作准则”等,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为组织不断注入激情,激发组织活力,引领全体员工共同成长。

从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几名员工,到如今拥有近2700名员工,员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素质持续提升。

无限极在雇主品牌打造方面广受认可,获得由多个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中国杰出雇主”“中国最佳雇主”“亚洲最佳雇主”“亚洲最佳企业雇主”等称号。

企业的发展需要战略,而战略离不开初心。在2022年无限极全球年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李惠森先生曾谈到,人生需要找到自己的“为什么”,即做事情最根本的出发点。企业也需要找到自己的“为什么”,即企业的使命。

在企业发展的路上,无限极以企业使命为引领,以质量理念和科研后台为支撑,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辅以源源不断的赋能措施,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从容面对发展之路上的挑战和机遇。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