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财富生活 > 正文

“双十一”大促提前打响
平台玩法花样多如何防范消费陷阱?

金融投资报 2020-10-27 16:56:22
| |

金融投资网记者 吉雪娇

10月下旬,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已提前打响。直播带货、百亿补贴、消费券、现金补贴等各类“玩法”接踵而至,各类优惠活动刺激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值得留意的是,电商大促期间,也有部分商家“浑水摸鱼”,虚假宣传、先涨后降、退换货受限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消费者该如何避免促销中的各类陷阱?

警惕“直播带货”售后纠纷

“双十一”大促启动以来,直播带货成为商家、平台“标配”。因价格实惠、赠品多、宣传独特等因素,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销售纪录屡次刷新。

不过,因直播平台在内容审核机制、监督管理上不够完善,出现了商品与实际宣传不符(虚假宣传)、商品性能被夸大、全网最低价不实、商品质量难保障、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售后服务不到位以及消费维权难等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具体来看,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等问题反馈较多。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提醒消费者,要提高对商品的判断能力,对于低价、小众的商品应当理性购买;其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有取证维权意识,及时保留网红推荐图片、视频等作为证据;遇到消费维权“瓶颈”时,可以选择向消协等部门投诉,甚至提起法律诉讼。

此外,《报告》指出,从直播电商的支付渠道及方式来看,传统直播电商平台在平台内直接交易比较多,而社交直播电商平台大部分需要跳转到第三方平台来进行支付交易。“各直播电商平台中有过主播引导消费者绕过平台私下交易的情况,可能存在较大风险,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

在分析人士看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直播电商从业人员来说,随着直播电商的持续火爆,纳入更严格的监管是可以预见的。就在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网络直播”、“网络社交”两种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属于电商范围,并进一步确定了前述两类新电商模式的监管规则。

理性购物摸清优惠“套路”

今年“双十一”预热期间,各家电商平台玩法全面升级。百亿补贴、消费券、现金补贴、现金红包、优惠券叠加等花样繁多。此外,部分商家的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

那么,该如何摸清优惠“套路”?对此,蒙慧欣建议,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购买预售商品时,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此外,一定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订金原则上可退。

此外,“双十一”期间,各家电商的拼团促销活动也引起关注。传统的拼购模式方面,社交电商的顽疾之一就是低价低质,消费者容易买到质量不符合预期的商品。而拼团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而临时组织的松散团体,拼团交易成功后就分散,售后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就难以再组织起来维权。此外,拼团购物需提前支付,成团后发货,容易出现发货不及时的情况。

对此,蒙慧欣提醒,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此外,消费者需谨防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多倍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仔细甄别,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