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较前期保持一致。
今年以来,LPR呈现持续下调的趋势。7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的LPR双双下调10bp;10月21日,1年期和5年期的LPR下调25bp,下调幅度均为2019年新版LPR报价改革以来的最高值。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累计下降了35和60个基点,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LPR按兵不动,商业银行的利息差缩小的空间也就降低了不少。目前,法定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但实际上各大银行执行利率都有所浮动。比如,今年10月,部分国有大行就集中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中1年期定存利率只有1.1%。这样简单算下来,商业银行目前平均的1年期息差在2%。在2023年年底,1年期LPR为3.45%,当时大多数银行是按1.5%至1.8%的利率给付1年期存款利息的,即当初的息差只有1.8%左右。
今年以来,很多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增长乏力,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净息差不断缩小,叠加有效贷款不足,导致业绩表现不佳。如绩优银行的代表招商银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9%,净利润同比下降0.62%,而其净息差为2%,同比下降了23个基点。对此,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季度招行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降幅收窄,“受LPR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新发放贷款收益率下行,资产收益率承压。为此,招行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带动负债成本下行,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利差缩窄带来的影响。”
那么,银行的息差会不会继续下降呢?目前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还是有调整空间的,因为10月CPI的同比上涨幅度只有0.3%,相比1.5%的1年期基准利率,理论上讲至少还有1%的调整空间,这也是国有大行敢于把1年期存款利率调整到1%的原因。当然,即便基准存款利率下调,到终端各大银行执行的实际利率还是有所浮动的,下调的空间应该不是很大。至于LPR会不会跟随下调,这还要看经济增长的情况,也要考虑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应该是相对灵活一些。
既然银行业的息差继续下降的空间很小了,随着经济不断回暖,有效贷款需求也会逐渐增加,意味着银行业有可能迎来业绩反转。目前管理层也有意提升银行业整体估值,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指出各大指数指标股破净的问题,而上市银行是唯一一个几乎整个行业破净的板块,即便回购注销这条路对于上市银行来说比较难走,但只回购不注销,或者提高分红比例等都是可行的。特别是银行业如果面临行业拐点,则其估值回升之路或许会更容易被市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