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评天下 > 正文

马斯克为什么要把房子卖给中国人

金融投资报 2022-07-30 11:12:11
| |

刘柯

最近紫光集团出大事了,原因就在于紫光原董事长醉心于“买买买”,其接手紫光集团的时候资产规模只有约13亿元,六年后的2015年底总资产膨胀至1054亿元,并在2019年底达到2978亿元的峰值。

“买买买”的模式有什么问题?其实到现在为止,紫光集团能成为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能覆盖手机芯片、存储芯片、可编程芯片FPGA、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各大环节,都靠的是资本收购与整合。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紫光不去整合和收购展讯、锐迪科、新华三,难道其它国内国际科技大佬就不去收购了?

其实紫光的问题不在其科技领域的收购,而在于资本的无序扩张。比如入股500彩票网,成为诚泰财产保险第一大股东,甚至想举牌联想控股和中芯国际等等。从科技扩展到金融领域就容易出问题,几个互联网大佬现在的处境不也是这样?

当然,依靠量的积累成为老大,或者实现“弯道超车”,这也是当下很多国内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能在全球排名前500的大公司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等等,哪个不是依靠量的积累成为巨无霸的?量的积累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实力,而且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需要科技来“四两拨千斤”,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如果我们再把思路转回来,就说研发,靠内在的科技竞争力成为全球翘楚的国内也不是没有,华为一年的营业收入6000多亿,研发投入就是1400多亿,研发占比超过22%,但也就是这样的公司却没有上市。对比财务数据可以看到,华为一年的净利润还不如其一年的研发投入。在资本市场看来,这样的研发比吞噬了太多的利润,对股东不友好。况且华为靠研发就一定成功了吗?也不一定。华为现在的强项是ICT,其实最强的还在于通讯设备领域,在很多其它领域也是有短板的,比如在消费终端领域,到现在还受制于一个小小的5G射频芯片,如果当初华为敢于在全球范围内收购一两家在5G射频领域有核心技术产权的科技企业,也不至于现在被调侃“华为4G卖5000”了。

所以说,对于科技企业的发展道路选择应该宽容,不应该刻板地用“好与坏”来评判,能促进整个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都是对的,无论是并购实现“弯道超车”还是一心一意搞研发。第一条路可以快速实现技术与量的积累,全球科技大佬也经常这么干,2016年到2020年苹果光AI公司就收购了25家,谷歌也收购了14家,它们是不是都被骂了呢?至于自主研发这条路,我们也可以尝试,不过很多人对这条路的选择也是“叶公好龙”,毕竟在很多领域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太大,追起来很费劲,能在质疑的环境下坚持下来的就凤毛麟角了。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