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评天下 > 正文

春节后会不会出现报复性行情?

金融投资报 2022-01-28 19:56:59
| |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2021年年底时,很多人给A股投资者算了一笔账,东算西算人均盈利5万元,虽然很多人是“被平均”,但也其乐融融。

但到2022年就高兴不起来了,从开年到春节前,A股几乎节节败退,各热门赛道全部被闷杀,整个1月如果再算算平均数,亏损20万可能都显得有点乐观。也就是说,这一个月很多人把去年的收益全还回去了。

A股一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历年大假前都不会有好行情。究其原因,是因为A股里无论机构资金还是游资敢死队都缺乏主心骨,总担心春节大假期间外围市场会出“幺蛾子”,所以纷纷选择卖出回避风险。

由于A股中小投资者没有合适的对冲工具,所以最常用的避险手段就是卖出等待,这样一种没有地方讲理的情绪性行为最终往往导致大假前无厘头大跌。

这种下跌的典型特征是倾巢之下无完卵,优质赛道高位股因为获利筹码松动要跌,业绩好的因为前期涨了要跌,业绩不好的因为马上要出报表了也要跌。

但情绪化这种东西,来时一阵风,去也一阵风。因为如果节前出现大跌后,节后往往都有一波反弹行情,不管大假期间外围市场会怎样,外围涨得好直接跳涨,外围跌得厉害也会因为大假和节前大跌的原因被“意念淡化”。

最近几年,类似春节大假前后这种情绪性波动后的修复上涨行情也不在少数,比如2020年1月底2月初就有过类似的大跌,当时的原因是疫情叠加大假,但从2月4日开始又大幅反弹,14天股指大涨16%回到安全区。目前的外围情况比起2020年年初似乎并没有恶化的迹象,反而从政策面角度看,因为“稳增长”还有放松的预期。

我们先来聚焦政策面,看是不是不利于A股上涨。

2022年一开年,央行就“政策靠前”不断释放利好,在去年12月降准后,今年1月17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超预期下调10个基点;1月20日,央行又宣布1年期LPR报3.70%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品种报4.60%下降5个基点。

就在A股大跌的重要关口,1月26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当日净投放1000亿元。

要知道,这是在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之下的逆向操作,由此可见央行对市场的呵护之心。

其次从大的产业政策面来看,也是暖风频吹。

1月18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2022年扩大有效投资将如何发力?”时谈到五个方面:一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二是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三是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四是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五是进一步促进社会投资。

各大部委也纷纷表态“政策靠前”,民航总局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中表示,力争2022年底颁证运输机场达256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21年1150亿元的水平;1月20日住建部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的目标,远超2021年实际完成的94.2万套;工信部有关负责人1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从“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积极引导扩大消费需求”“做好能源要素保障协调”“加速发挥新动能引擎作用”四个方面着手提振工业经济,加快5G建设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具体政策方面,开年以来也不断发布,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如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按可比价格计算,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约为7.8万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5年时间接近翻倍。

紧接着1月25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还部署了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十大重点工程。

可以说,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角度看,稳经济不可能让资本市场“大起大落”,节后出现大的反弹行情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那么,如果这波春季行情出现,我们应该关注怎样的机会?

首先要抓“新龙头”。一波行情要启动,关键看龙头的引领作用,前几年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分别带动了大消费和锂电池板块的大牛行情,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春季行情也需要一个新龙头。

就目前情况看,大消费、锂电池和半导体整体处于高位,而银行等低估值蓝筹又不具备起跳条件,因此新龙头很可能来自于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的行业地位自不用说,估值也很低,唯一不足的是业绩增速有限,但2022年很有可能借“5G应用元年”这股东风重塑辉煌。放眼目前A股,在筹码成本、市场影响力和行业景气度等多种情况下考虑,中国移动是主力资金的一大备选项。

其次要挖“新热点”。大消费也好,锂电池也好,半导体也好,都有了“审美疲劳”,新鲜感缺失,很难让市场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数字经济很有可能接棒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要知道,到2025年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产值将达15万亿元,如果算上整个数字经济产值,很可能超过70万亿元,比起2020年有翻倍的潜力。目前还没有哪个行业有如此大的增长潜力,锂电池、集成电路半导体都面临短板,要么估值太高涨幅太大,要么存在技术短板,而数字经济我们完全可以自主可控。

而且随着防疫形势的好转,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升级版城市中台项目将会成为未来数字经济落地的重要方向,很可能成为各大城市“新基建”的主力军,由此带来的产业机会迟早会被挖掘。

第三是“博超跌”。这个属于短线的市场博弈机会,跌多了就要涨。目前很多中小盘股已经跌破两三年新低,如果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种因为流动性紧张产生的大跌迟早会被市场修正。

当然,中小盘股“个性”比较突出,属于技术派高手的最爱,普通投资者可以远观。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