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评天下 > 正文

今年行情,会不会切换赛道

金融投资报 2022-01-14 22:28:13
| |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现在A股投资者也许在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2021年人均赚5万,而在2022年前两周就成“负翁”了?为什么2021年火爆非凡的赛道股如锂电池、白酒、半导体芯片,在2022年一开年就遭遇疯狂杀跌?2022年是不是需要更换新的赛道?如果要换该踏上什么赛道?

2021年“宁王”宁德时代肯定是A股的明星大户,年度最高涨幅接近100%,而且几乎是从年初涨到年底。

但到2021年12月,宁德时代创了692元新高后却突遭“断头杀”,在一个月左右下跌了近18%;另一个标杆是大消费龙头贵州茅台,在2021年12月24日创下2216元反弹新高后,也是突然拐头向下,目前已经跌破1900元,阶段跌幅超过15%。

也许有人说,这两大龙头都是因为创了历史新高或者阶段新高以后才出现调整,涨久必跌很正常。但为什么在这个时点下跌?基本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伴随着这两大龙头股价调整的,确实有来自市场面的风声。

第一个是最近几天碳酸锂价格突然出现了剧烈波动,先是集体杀跌,几个碳酸锂期货品种的跌幅都超过10%,随后又出现大涨。

我们知道,锂价指数从2021年7月开始到本轮最高涨幅接近300%,而且几乎都是单边上涨,在这个位置出现剧烈波动,虽不一定就直接掉头向下,但至少说明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多空力量已经开始出现分歧,而不是一边倒行情;第二个是茅台酒价格。

从去年12月开始茅台调整了销售方式,允许整箱销售,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就出现了松动,现在临近春节,各大渠道促销手段层出不穷,茅台酒虽然畅销,但没有出现往年大幅涨价的趋势,而且很多品种还从此前的高位开始下调。或许上述两大因素是影响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股价的因素之一。

我们还可以看看2021年或者此前几年涨幅较大的板块,如新能源锂电池和太阳能风能、大消费白酒、半导体芯片、元宇宙等,都从2021年下半年出现了调整,而进入2022年似乎没有起色,还有加速调整的趋势。

2022年开年以来异军突起的是抗疫及中药、预制菜,温和上扬的是低估值的家电、银行,其余很多都是随波逐流。一度被寄予厚望的2022年还有没有机会?又有哪些新赛道值得关注?

如果我们将2021年定性为指数平稳但板块个股波动剧烈的一年,那么2022年可能还是会维持这种趋势,只是领涨板块可能会有变化。

如果现在大消费、新能源和元宇宙等概念炒作开始“杀估值”,那么“避高就低”就应该是未来选择的方向。

首先还是要从行业景气度来选择,数字经济就是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潜力的优质赛道。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占GDP的10%;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6000万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6万亿元;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达到8亿。

这又是一个10万亿级的大市场,虽然市场短期还不是很明确政策的具体指向或者寻找不到具体的领涨板块,但相信数字经济将是未来几年资本市场不断活跃的热点,而相关板块实际上最近几年调整得也比较充分,比如5G应用、网络安全、智慧城市等都是大市场。

其次是新能源的细分领域,或者说前几年正在默默无闻扩充产能的企业,有可能从周期性的新能源产业中显现新的机会。

怎么去理解呢?比如锂电池,目前锂电池原料价格开始在顶部波动,未来如果不继续大涨,虽然未必利好宁德时代,但其实对下游应用领域是好事,比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成本会下降,锂电池终端产品企业成本会下降。

实际上,最近几年锂电池热闹的也就是上游原材料企业,下游电池厂几乎都是赔本赚吆喝,特别是产品直接面向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企业,可能会成为锂电池下一波行情的主流,理由很简单,上游价格下降,下游需求依旧旺盛,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领域。

第三是大消费里的低估值板块。如果行业有成长性,估值又很低,那就可能成为新资金关注的新标的。大

消费的投资逻辑很简单,市场端有需求,价格有支撑,产品有护城河,估值能跟着业绩走。白酒这几年就是这么涨起来的,高端调味品也是这样涨起来的,业绩增速一旦下降就上调一下产品价格,最近中药其实也是这样涨起来的,龙头片仔癀和同仁堂就是因为产品涨价而股价飞涨。

但是说实话,中药的估值整体不低,甚至比白酒还高,其持续性有待考验。因此选择大消费一定从成长性、估值和产品市场多方面考虑,优中选优。

至于银行板块,去年业绩增速确实不错,但未来能不能持续?

当然,银行本身因为权重和筹码因素,也很难出现持续性大涨,否则指数会“大起大落”。

此外,还有一家公司值得长线投资者关注,那就是刚刚上市的中国移动,至少从行业地位、业绩估值和科技属性来看,中国移动都具备成为“新王”的潜质,值得重点关注。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