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评天下 > 正文

整顿恶意“炒芯”,不是打压芯片股的理由

金融投资报 2021-09-13 19:08:25
| |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周末有关部门处罚了几家汽车芯片经销商,周一半导体芯片股集体大跌。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荒谬的逻辑,受处罚的是几家芯片经销商,即汽车芯片的中间商,低价进货囤积居奇,然后以40倍的高价卖出,给下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但这件事和国内芯片设计和生产企业又有多大关系呢?为什么要A股市场一众芯片设计制造优秀企业来背锅?整治流通环节的“炒芯”现象怎么会成为打压芯片企业股价的理由呢?

实际上,目前汽车芯片领域基本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包括恩智浦、英飞凌博世等,它们控制着汽车芯片的技术环节,同时也受制于芯片加工企业的涨价压力。也就是说,即便没有经销商的囤积居奇,下游汽车制造企业也是“一芯难求”,原因在于,就那么几个叫得响的品牌,代工企业要么因为要生产更先进的手机芯片,要么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工厂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生产。实际上,自芯片危机诞生以来,包括沃尔沃、大众、通用、上汽、现代起亚、福特、蔚来、奔驰、日产、本田、保时捷等数十家车企曾被迫阶段性停产或减产,很多时候下游企业即便是想买涨价的芯片也买不到。

这个时候,如果在中游环节再“火上浇油”,是有点不地道了。但转念一想,这里面不是也有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因素吗?不是也有国产芯片企业无法填补空白的因素吗?怎么就一味地成了打压芯片全产业链的理由了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全球的“芯片荒”难道不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吗?从技术层面看,中芯国际距离全球顶尖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并不是无法弥补的,而且目前大量缺货的芯片并不是顶尖的5纳米以下制程芯片,而是汽车、物联网等通用芯片,这些芯片的技术甚至28纳米以上制程就可以实现,国内代工企业完全可以满足。但是,我们有多少企业设计出可以比肩国际巨头的汽车芯片和物联网芯片呢?或者设计生产出来有多少下游企业会去使用呢?我们一味地感叹“缺芯”,那是因为很多下游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只盯着国际巨头的芯片,人家有技术有庞大的下游客户,想卖给你就卖给你,想涨价就涨价,有时候并不是中间商可以决定的。

所以,要理性看待“缺芯”与“炒芯”的底层逻辑关系,当务之急是打通国产芯片从上游设计到中游代工生产再到下游应用的各个环节,要让国产芯片的整个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每年芯片进口金额超过石油,国产芯片从上游设备到中游的设计生产再到下游的应用环境,整体都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现在不是泄气的时候,而是要跨越式追赶。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也说,要加强对汽车行业发展和芯片制造供应能力的监测与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在汽车企业存在的短缺问题,积极扶持芯片制造企业加快提升供给能力,加快替代方案投入运行使用,优化整个产业链布局,使芯片供给能力从长远期来看形成稳定供给。这难道不是国内芯片企业的好消息?

风物长宜放眼量,即便现在我们对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投资有些许冒进与过热,但最终能生存下来的都能成为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优秀企业。这总比盖几栋房子窖几缸老酒有意义得多。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