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评天下 > 正文

金评天下|让居民储蓄转向投资,需要营造健康向上的股市

金融投资报 2020-12-26 09:06:37
| |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经济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过渡,这更需要强大的科技牵引力,因为科技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证监会在明年工作重点中提出,要“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此消息一出,周三A股勉强上涨。当然,评论区更精彩:“扶我起来,我要加仓”。

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提“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拥有两大资金池,一是银行存款,一是房地产市场。结果就是中国成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房价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有强烈的存钱意识,当然这也是最近几年中国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一个“减震垫”。因为居民有储蓄存款,就有潜在的消费能力。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中国搞几个家电、汽车下乡就把危机解决了,这就是高储蓄的好处。

但是,这个储蓄率不能太高,太高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使货币政策失灵,比如今年中国的M2月均增速在10%以上,货币投放额大,但CPI和PPI却在下降,这说明什么?大量的流动性放出来又回到银行体系里躺着,货币工具没达到预期效果。

为什么会回流?因为蓄水池少了。此前消耗这些流动性的大头是房地产市场,但在“房住不炒”的制约下,住房的投资属性下降,资金参与热情逐渐降低。

可以说,拥有数百万亿名义市值的房地产市场作为蓄水池的功能正在逐渐消退。但与此同时,市场的流动性却并没有减少,除了金融机构的不断投放,还有从P2P等撤出来的流动性,它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蓄水池。

当然,资本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一直想充当这个蓄水池,但由于种种原因,理想与现实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即便监管层想让资本市场成为新的蓄水池,想让资本市场成为“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则意义不大。

须知,打通银行储蓄与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股市,要有投资赚钱效应,而不是一味地做大市值。

目前A股每年的直接融资占整个社融的比例微不足道,但如果和市场存量资金比起来,和历史的市值比起来,还是很惊人。

此外,一些产业资本在A股无序逆扩张,典型就是无休止地以各种理由减持,也就是说上市公司IPO圈了钱还不算,大小原始股东还要减持继续套现,这样让本级市场捉襟见肘。

而如果在一个大多数个股跌跌不休的市场,是很难有赚钱效应的,一个缺乏赚钱效应的市场,想让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又谈何容易。

要改变这个现状,仅“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还不够,我们要正视A股的现状,那就是普通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投资风格千姿百态,那么监管手段也应该有的放矢。

我们看到,虽然A股最近表现不算好,但11月A股新增投资者还是达到152.71万,同比增长84.76%,截至11月末,A股投资者数合计1.76亿,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已经连续9个月突破100万。

这说明什么?近两成的中国人确实不满足偏低的储蓄存款,他们需要新的投资渠道。但近2亿投资者又有多少愿意通过借道基金投资呢?

说实话,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其实也就“三板斧”,不断用资金去堆股价,比如贵州茅台这样估值高达50倍以上的高价股,难道是散户炒上去的?

A股现在陷入了一个怪圈,我们都知道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管理层也明确明年工作的重点,“第一是着力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这其实为未来的投资指明了方向,但科技股始终未能走出整体性行情,无论是新能源太阳能还是半导体芯片,只要有大涨的品种,就会有“过热”的声音,酿酒板块的疯狂炒作比科技股有过之而无不及,机构由于陷入过深而唱多的声音此起彼伏,试问这样怎么让投资者重燃对科技股的热情?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经济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过渡,这更需要强大的科技牵引力,因为科技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特别是在目前美国不断实施科技霸凌的情况下,自主可控核心科技的发展尤显重要,被“卡脖子”的感觉令人窒息,连华为都不得不断臂求生。

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投入,特别是基础科技的研发和实用科技水平的提升,需要时间与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配合,资本市场肯定也应该出一份力。

资本市场要出力,就必须有后续资金不断介入,后续资金要介入,就必须看到赚钱效应,看到自主可控科技龙头有超越茅台超越大消费的上涨势头,只有市场存在这个预期,后续资金才会源源不断地介入,资本市场也才能不断为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资本与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

这个环节里任何一个链子掉了都会前功尽弃,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促进畅通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