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柯
最高领导层从去年开始三番五次地提及资本市场,提及股市,要健康发展,这在最近这么多年是没有出现过的,由此可见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高度。这种认识上的高度,大家一定要思考、要思考、要思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中国,很多认识上东西都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它需要一个过程。大家刚刚过了一个劳动节,几十年前,普遍的认识是劳动是最光荣的,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产生价值,当时每周只休息一天,很多节假日也只休息一天。但后来大家逐步发现,其实休息也是可以产生价值的,只不过它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产业,再到后来大家发现假日经济的价值含金量比同时期的简单生产价值还要高一些,消耗的自然资源还要小一些,于是假越放越多。现在每年都有强制性的带薪休假,还说一周要休息两天半了,2016年全年加上双休日的假期达到115天,而1994年以前的节假日加起来才59天。这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放假不仅不会拖累经济,还会刺激经济发展,甚至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假日经济如此,房地产市场也是这样,倒退到二十多年以前,谁会想到现在的房价会这么高?当时就没有市场化这个概念,都想的是福利分房。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这种认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房价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上涨,还有整个宏观经济增速从房地产发展中得到的好处。我们对于拉动经济的办法,已经尝试使用过很多,从财政投入大搞铁公基,再到市场化启动拥有巨大产业链的房地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还算是成功了,虽然有很多后遗症,但GDP的增速是保住了,保住了增速,就保住了就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不过,就现在及未来的发展看,铁公基的继续投入已经力不从心,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已经完善,再继续投入就是浪费。而西部地区虽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由于其本身的经济活力有限,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也显得事倍功半,效果不明显。房地产市场就更尴尬,现在一刺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就继续冲击宇宙最高房价,二三线城市庞大的库存又难以消化,整个房地产的投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就具备了后发制人的优势了。中国要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强国,没有一个强大健康的资本市场是不现实的。人民币“入篮”、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一带一路出海规划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全球的洼地,我们拥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资本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美国2015年股市总市值是近24万亿美元,是其当年GDP总量17万亿美元的140%左右,中国2015年股市总市值是近7.1万亿美元,只有当年GDP总量10亿美元的70%左右,和美国相比相差了一倍。
对于资本市场认识的改变,不仅仅是市值的增减,还应该放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去思考,即在目前整体流动性宽裕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再分配渠道作用,引导流动性使其助力宏观经济在转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铁公基和房地产都无法实现的,它们是一种刚性的拉动,犹如大水漫灌,无法精细化滴灌,但资本市场可以。我们现在要打破思想认识上的桎梏,明确国家牛市的清晰目标,引导社会资金为我所用,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就不会缺席,而现在的股市,就有可能是十多年前的大涨前的楼市。美国股市涨了一百多年,几乎所有伟大的公司都在资本市场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从而引领美国经济不断傲视全球,我们不说制夷,先师夷长技总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