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企业资讯 > 正文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金融投资报 2020-07-07 19:38:54
| |

金融投资网讯(记者 赵小玲)7月7日上午,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交银研究成果发布会”,交银集团研究团队发布《2020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详细阐述今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股市、债市和大类资产配置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宏观经济“向内而生” 寻找确定性下的投资机会

交银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2020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表示,今年下半年应该是目光向内,去寻求确定性机会。

唐建伟分析认为,国内宏观经济今年下半年将面临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很多因素还是中国不能主导的。所以,应该目光向内,寻求内部的确定性。

二是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需将显著萎缩,必须通过扩大内需来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三是中国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更需要练好内功,关键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红利,通过改革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

四是向内而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继续对外开放,而是要加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

唐建伟认为,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在以下四个方面是具有确定性的:

一是全年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确定能完成。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减少,失业率高于过去几年水平。今年就业替代GDP成为今年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要确保实现新增就业900万这个目标。随着复工复产明显加速及政策有针对性的支持,要完成政府确定的全年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

二是下半年内需回暖的方向比较确定。从消费来看,虽然报复性的消费不会有,但是下半年消费的复苏可以期待,消费品种可能会有分化:医药、消毒液、洗漱用品等与抗击病毒有关的产品消费增长快速;日常用品、电子产品等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必需消费品复苏快;与地产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消费逐渐改善;服务类消费复苏可能较慢,特别是餐饮、旅游、酒店等消费可能全年将负增长。

唐建伟建议,下半年可重点关注“新基建”方面的机会。预计2020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长8%,在5G、特高压、城际高速与城市轨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类新基建投资增长1.1万亿左右,将对基建投资增速的拉动在5.5个百分点。

地产、汽车相关的消费在逐步复苏。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呈个位数增长,市场利率下行、房企融资成本下降,或可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渐加快。由于房住不炒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松,将制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幅度,预计全年增长5%。

三是全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这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判断(1)从中国政府的政策中就隐含了增长的目标;(2)从就业指标看,900万的新增就业大概能够把中国经济稳定在预测的增速5%左右。随着需求逐渐改善,经济增长动能正在恢复,全年经济增长前低后高态势已经明确。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显著快于上半年,全球疫情发展状况和外需恢复程度,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四是改革加速的方向较为明确。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非常的错综复杂,唯有改革是出路。近期中央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是有关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改革文件,另一个是有关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件,这两个文件无疑将成为指导中国未来改革的文件。未来,包括土地、人口、资本、技术等领域的改革都要加快推进。短期给市场提供信心,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应对疫情对需求的冲击。中长期可以释放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据测算,仅仅土地要素市场化这一项改革就能带来几十万亿财富价值,其它要素的改革的推进必将创造更大的财富规模。

下半年预计有1-2次定向或部分降准

唐建伟表示,下半年国内宏观政策将采用精准直达方式,政策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眼:从政策本身而言,国内政策不会像一些发达经济体,一次性地把相关政策推送完,而是会留有余地,以应对未来可能要面临的更大困难。从政策目标来看,重点在于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政策的重心应该是给这部分群体精准疏困,确保企业不倒闭、劳动者少失业,这也是为未来疫后经济重建和恢复性增长留下空间。从政策取向上,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以定向政策为主,达到精准滴灌的目标。

从全球主要地区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看,即使在抗疫最紧张的时刻,国内货币政策都始终保持了稳健。当前,全球央行都暂时迈过了加速扩表的阶段。

下半年,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面,中国暂无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

货币政策总量灵活适度的基调已定,货币政策将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过渡。货币政策将通过信用扩张来稳定总需求,并通过定向和创新直达的调控手段实现精准、灵活来配合财政发力。唐建伟分析认为,下半年存准率和利率均有下调空间,但注重精准直达后,全面降准的概率在下半年将大幅下降,定向或部分降准预计将有1-2次。MLF操作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和连接LPR的中间工具,为稳住货币市场利率和实现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的目标,可能继续下调20BPs以上。

信贷增速稳中有升,社融增速回升略高于M2。企业信贷与居民中长期贷款推动信贷增速稳中有升。下半年信贷投放仍处于对冲疫情冲击和助力经济复苏的阶段。“企业信贷修复+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共同推动下,半年信贷投放增速维持在13.5%甚至更高的水平。预计全年新增信贷投放将达到20.7万亿左右。M2增速稳步回升且与M1增速剪刀差收窄。广义货币供给增速在政策保持稳健适度略高于实体需求的格局下,稳步回升几乎是确定的,但对于回升的幅度不宜期望过高。预计年末M2增速可能回到13%以上。下半年,社融增速回升略高于广义货币增速。社融综合反映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货币”到“信用”的实际效果体现。社融增速持续回升与支撑M2增速回升有很多共同的理由。初步测算,2020年末社融增速可能回到14%之上。

下半年股市维持区间震荡 把握结构性机会谨慎乐观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展望,唐建伟认为,应“把握当下,才可收获更多”。

股市方面:下半年将维持区间震荡,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近期市场的上涨,是市场对于企业基本面恢复、估值较低、外资持续净流入、信用周期扩张可能提速,以及权益市场系列改革举措等市场积极因素的反映。考虑到海外较多的不确定性,今年内股票市场仍将维持区间震荡的格局,年内的低点应该不会再跌破。但股市应与基本面相适应,所以,后市持续发力上攻也存在一定困难,应维持谨慎乐观。下半年可重点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等新基建领域,以及与内需相关的必需消费品、补短板相关的医药等行业的龙头企业。注册制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市场盈利向头部企业集中、“强者恒强”趋势仍会延续下去。

债券市场方面:短期波动并不影响中期趋势。央行对冲债券发行压力以及推动融资成本下行,有理由相信政策面不会放任债市利率持续回升,所以,唐建伟分析表示,不认可债券市场牛熊转换的判断。短期债市的波动主要受货币政策宽松力度边际放缓等因素扰动。从中期逻辑来看,当前货币政策操作边际放缓不是货币政策转向,实体经济恢复刚刚开始且长期增长压力仍大。政策力度从抗疫期间的救急模式中退出属于短期扰动。下半年在央行“适度货币+宽信用”调控下,SHIBOR等货币市场利率大概率仍在底部“震荡”,债市收益率虽然难现大幅趋势性行情,下半年整体大幅回升也不具备流动性基本面的推动基础。

汇率方面:中美关系主导汇率走势,双向波动或成常态。下半年美元可能小幅走弱,而中美利差仍将维持高位。

楼市方面:下半年楼市成交走势或呈两阶段变化,第一阶段是销量短期修复回补,第二阶段是回归原本的下行周期。

原油方面:供给过剩缓解,油价或震荡上行。尽管原油需求正在改善,但仍面临不确定性。

黄金方面:疫情危机下,黄金配置价值凸显。

大类资产上建议超配港股

交银理财权益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王建华在《2020年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中提出,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上宜“顺势而为、守正出奇”。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配置防守型资产反而变成市场上最好的进攻型产品。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了黄金的快速上涨,医药股创新高。王建华提醒投资者,下半年要十分注意流动性的趋势性变化,对外围经济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关注美国大选对于后市的冲击,静待拐点到来。王建华表示,在流动性外溢的情况下,还是有投资机会的。信用债中配,城投债超配一些,黄金也可以配一些。

从全球范围看,A股和港股具有相对配置价值。对于港股的配置,王建华明确地表示,港股相比A股会更加超配。因为港股目前处于估值低位,未来将受益于风险偏好的提升和盈利改善。

从估值水平来看,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处于较低水平,具有相对配置价值。随着纳入权重和外资流入比例的提高,本地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均加强,投资风格趋同。外围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下半年流入A股的外资或将继续为A股市场带来流动性。

王建华表示,对于宽信用的预期,市场对于2020年的盈利预测普遍乐观,盈利修复将成下半年A股的上攻主线。科技、消费和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均已处于历史高位,在下半年预期CPI、PPI增长的背景下,建议相对调低配置比例。金融和周期性行业普遍估值较低,若出现行业轮动,或带来结构性行情。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