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公司分析 > 正文

【IPO金选】贝隆精密与泰禾化工 能否顺利过会?

金融投资报 2022-08-29 15:49:00
| |
上周,在一片质疑声中,江苏伟康洁婧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IPO未获得通过,其余9家公司均顺利过会,周过会率为90%。

金融投资网记者 林珂

上周,在一片质疑声中,江苏伟康洁婧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IPO未获得通过,其余9家公司均顺利过会,周过会率为90%。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本周上会企业数量达到12家,其中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隆精密)、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禾化工)等是业内关注较多的公司。

贝隆精密产能表述被质疑

贝隆精密从事精密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运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慧安居及汽车电子等行业。

在近几年中,贝隆精密营收规模持续扩大,且呈现加速迹象。具体来看,2019年-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6亿元、2.52亿元、3.35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43%、32.93%。相比营业收入加速增长,公司净利润却出现了明显的波动。2019年-202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695万元、5190万元、5588万元,其中2020年、2021年同比增长分别为-8.86%、7.66%。可以看到的是,2020年公司增收不增利,虽然2021年扭转下滑颓势出现增长,但幅度偏小,且2021年净利润还不及2019年水平。

业绩明显波动的同时,贝隆精密对大客户的依赖也被业内诟病。贝隆精密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稳定的产品品质及优质的服务能力,已与舜宇光学、安费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多个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可以看到的是,贝隆精密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90.74%、92.92%和93.85%,呈现持续上涨态势。虽然客户高集中度是行业共性,但公司对前五大客户极高的依赖度依旧存在潜在风险。其中,超过80%的营收主要由安费诺、舜宇光学贡献,风险就更为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贝隆精密对安费诺销售大幅提升,目前安费诺已取代舜宇光学成为第一大客户。2019年-2021年,公司向其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96%、16.01%、43.65%。安费诺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背后,多家行业龙头销售萎缩的问题并不会被掩盖。其中公司对舜宇光学2019年-2021年销售收入分别为1.73亿元、1.57亿元、1.36亿元,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此外,公司对海康威视同样存在销售下滑的迹象。

此外,贝隆精密本次IPO欲将3.2亿元投入精密结构件扩产项目,对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相关精密结构件产品进行扩产,解决市场需求旺盛与公司产能不足的矛盾。对于公司表述的解决产能不足的矛盾,业内质疑颇多。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7.9%、75.12%、73.38%,呈现快速下滑态势,且限制产能较多。同时,公司近三年销量持续下滑。有市场人士质疑指出,公司在销量下滑,且产能闲置问题凸显背景下,欲通过募投项目扩产解决产能不足矛盾完全是自相矛盾。

泰禾化工外销存不可控因素

泰禾化工主要从事农药产品以及功能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泰禾化工在招股书中自述,公司在百菌清、嘧菌酯、2,4-D等三大核心产品上拥有行业领导地位,生产规模及综合技术方面居于行业领先水平。从公司列举的同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安道麦A、苏利股份、联化科技2020年、2021年间均有一年业绩出现同比下滑,另一年则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利尔化学、扬农化工则是连续两年出现正增长。反观泰禾化工,其2020年营业收入小幅下滑后,2021年便出现超一成的增长。净利润方面,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为7.79亿元、5.24亿元、4.3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同比分别下滑32.73%、17.93%。然而,就是这家生产规模及综合技术方面居行业领先水平的公司,在业绩稳定性方面却明显不如同行。

在业内质疑中,泰禾化工外销比重持续加大被指存在多重不确定性。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9.33亿元、23.14亿元、28.0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2.42%、75.82%、78.42%。同时,公司产品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2019年-2021年,公司汇兑收益分别为926.10万元、-2481.41万元、-1882.48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01%、-4.08%、-3.90%。由此可见,汇兑收益的波动对公司业绩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同时,公司产品外销也受到了中美贸易环境变化的影响。美国301法案中涉及该公司的产品有2,4-D产品和四氯丙烯,前者当前是加征7.5%的关税,后者加征25%的关税。整体来看,外销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泰禾化工外销比重持续加大背后,恐将给业绩带来更大的波动。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