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区县联播 > 正文

成都高新西区5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亿

金融投资报 2022-10-16 15:46:25
| |
今年成都高新西区实施重点项目53个,已完成投资1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2%,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博创科技西部总部基地、芯未项目、30亩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12个项目提前开工,无线创智产业园、清水河南侧中学等20个项目将按期竣工。

金融投资报记者 杨成万

10月15日、16日,尽管是“双休日”,但成都高新西区坤恒顺维、清水河南侧社区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仍然热火朝天,工程车络绎不绝,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忙个不停,处处是抢抓工期的场景。据悉,这是成都高新区紧扣“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功能”策划项目,加快推进4个重点片区项目集群建设之一的“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建设项目。当前,成都高新区正拼经济、搞建设,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全力跑出经济高质稳定增长加速度,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召。

“链主”企业助三大核心功能载体建设

新型显示是成都高新区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一个重点产业细分赛道。在建圈强链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充分发挥京东方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以车载显示屏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做大了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占有率。

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由京东方科技集团和京东方精电共同投资,一期投资25亿元,占地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年产车载显示屏约1500万片,目前项目已正式投产。

据悉,成都高新区通过充分发挥京东方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世界柔谷,涵盖项目总投资超183亿元。世界柔谷将抢抓柔性显示产业先发优势,带动上下游,助力成都高新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地,力争2025年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

与此同时,中国存储谷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在建项目中的成都华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将持续扩大5G、存储、海思芯片等业务研发规模,引入人工智能等新业务板块,助力成都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中国存储谷将持续推动存储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招引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有序推进存储介质、存储芯片、存储元器件、存储软件等重大项目落地,力争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超过1700亿。

成渝智能终端创新走廊将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动关键零部件配套,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爱乐达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正在建设中,项目新增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大件柔性化智能制造线、小件机器人智能制造线、数字化智能装配线等产线。该载体将引导智能终端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延伸,力争2025年智能终端产业产值超过3900亿。

“成都高新西区将依托世界柔谷、中国存储谷、成渝智能终端创新走廊三大核心功能载体,建设世界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智造高地。”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1—9月,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稳中求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379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综保区第一。

全力打造公园城市智造发展示范区

作为成都市首批24个重点片区之一,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提出聚焦集成电路、柔性显示重点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公园城市智造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愿景。

今年成都高新西区实施重点项目53个,已完成投资1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2%,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博创科技西部总部基地、芯未项目、30亩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12个项目提前开工,无线创智产业园、清水河南侧中学等20个项目将按期竣工。

“成都高新西区正以重点片区项目集群为突破,全面构建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相辅相成的城市功能体系,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做好支撑保障,做优做强城市新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集群需要强有力的服务配套做支撑。成都高新西区结合重点片区建设,构建多元精准配套体系。强化生产配套供给,新策划的产业空间载体从“标准建设”到“量身定制、个性供给”转变。根据企业生产需求,成都高新西区建设专业定制化标准厂房约4万平方米、无线创智产业园等高品质科创空间约13.3万平方米。

据悉,为优化宜居宜业品质供给,成都高新西区以实现职住平衡为目标,策划新增人才公寓、专家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策划新建清水河南侧三甲综合医院,即将建成学校3所。高质量打造的合庆里社区,也将植入更多消费场景,完善周边餐饮、购物等商业配套设施。

“下一步,成都高新西区将瞄准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产业链为主线,畅通上下游、整合左右岸,加速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将加快出台支撑重点片区建设的土地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优势资源向项目集群聚集。”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