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金报快讯 > 正文

省政协委员徐科:建设川渝电子信息国家基地

金融投资报 2023-01-14 17:11:31
| |
近年来,川渝两地牢记国家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使命,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

金融投资报记者 杨成万

电子信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当前我国倡导的制造强国及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因此也成为了2023年四川省“两会”的热门话题。省政协委员、中兴微电子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致公党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直属工委党员徐科,向四川省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建设川渝电子信息国家基地的建议》的提案。

徐科委员在提案中表示,近年来,川渝两地牢记国家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重要使命,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川渝两地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渗透范围最广、经济增长贡献最多的万亿级支柱产业,正在成为全国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

提案显示,2021年,集群规模达到1.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9.2%、相比2016年提高1.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98.2万人、占全国比重8.9%,成渝地区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三、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国家基地,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对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拓展国家战略纵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提案称,当前,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依然受制于核心技术缺失、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高端领军人才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因素,面临在产业高端资源“争夺战”、关键赛道“卡位战”抢占先机的挑战。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国家急需的“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是急需补强的短板。

为此,提案提出了如下建议: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联合攻关合力。政府引导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创新联合体,打通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融通。开展联合攻关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由政府部门牵头,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国有龙头企业带头,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民营领军企业参加,发挥生力军作用。聚集创新资源,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出协同攻关,支持建立国际化产业研发创新平台,积极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并纳入西部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正式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任务。四川现有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布在电子科技大学(3个)、中电科29所(1个)、中电科30所(1个)、总参57所(1个)、中科院光电所(1个)以及重庆中电科55所(1个)。应当大力支持、引导现有的信息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优化重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电子信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政策配套,培育和引聚战略科学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根本支撑是战略科技人才及其团队,地方政府应将战略科技人才工作列为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中之重。一是对于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建立“一人一策”的引进和配套支持的举措和政策,保障高端人才落地;切实加强青年领军人才培养,建立相互衔接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承担重大任务,让年轻人崭露头角。

二是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研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创造宽容失败的氛围,进一步重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交流、配套服务等工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创新团队的科研立项、经费支持和团队核心成员的职务职称、薪酬待遇、服务保障等事项。按照国际标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按照国际待遇吸引相关学科的顶级学者和创新团队,形成高端人才聚集效应。

三是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人才需求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引育专项政策,加快集聚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发挥军工优势,促进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四川军工目前是我国规模较大、门类齐全、装备精良、科技力量雄厚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在电子战装备、雷达及空管系统,以及若干配套元器件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成渝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军工电子比重大,是军工电子的主要基地,具备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基础,应当充分发挥军工优势,引导和支持军工科研机构与民口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军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发挥最大效用。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