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报快讯 > 正文

成都高新区18条措施促改革创新

金融投资报 2014-10-10 08:03:43
| |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将尝试标准化股权或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

   10月9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2014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和文化建设,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加大政府自身改革激发活力四大改革创新目标,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18条具体措施。据悉,《要点》中的不少措施,不仅对成都高新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创新示范价值。

建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得到较大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从“融资难”到“融资贵”的现象。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域,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梯形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此次在《要点》中进一步提出,要成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以标准化股权或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培育新机制。“所谓孵化大市场,是以某一区域内的孵化器或孵化器集群为依托,集路演、融资、要素转让、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平台。”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负责人说,孵化大市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交易成本低,二是交易简便、快捷,三是信息成本低,四是资金活力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孵化大市场将演变为一种为企业解决问题的综合平台。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进行组织对接与功能耦合,构建一条高效、动态、完整的创新服务链,实现创新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科技局已经在牵头制定“企业孵化大市场”细化方案。
   此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总体设计,成都高新区《要点》明确,要“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包括“探索企业培育市场化机制”、“推行科技创新市场化”、“推进投资服务市场化”三个方面。
   在“探索企业培育市场化机制”方面,成都高新区将成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探索中小微型企业培育新机制;优化政府扶持资金多元化配置方式,按照市场主导、公开竞争、择优扶优原则,遴选骨干企业加以培育。
   在“推行科技创新市场化”方面,年内筹集10万平方米孵化载体;鼓励企业吸纳科研单位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试点科技项目后补助支持方式;大力引进和培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各类新型研发中心升级。

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

   在推行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工作试点方面,《要点》提出,将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打造“无费区域”,今年内可望公布实施。《要点》明确,将大力推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拓展区域保税功能,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逐步将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内陆开放示范区。
   在提升政府服务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建立“企业服务数据库”和“居民服务数据库”,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探索规划行政审批与技术规范审查分离,技术审查采取与第三方联合审查机制。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将制定《成都高新区关于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决策权力运行。适时启动《成都高新区条例》立法工作,以地方性法规巩固成都高新区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势,明确成都高新区法律主体地位。
   《要点》还提出,将研究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实施办法,实行项目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评价、退出机制,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在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方面,将加强对政府性投资、行政专项支出进行绩效评估,对扶持政策执行、效益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财政资金使用问责制度,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