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报快讯 > 正文

各地持续高热 降温产业觅得良机

金融投资报 2013-08-01 09:00:47
| |

酷暑难耐,商场里空调专卖区人气最高。 摄影 李里


   商场夏季的营业额就看空调、风扇、冰箱等降温产品,不少空调品牌均迎来年度销售高峰,特别是今年全国都遭遇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
   “天越热生意越好,一年就靠这两个月的高温吃饭了!”位于成都某商业街的冷饮店经营者激动地对《金融投资报》记者说道。
   7月中旬以来,全国进入“三伏天”,华北以南全国各地气温普遍标高,重庆、武汉、福州等地更是屡次刷新历史同期高温记录;而在四川,以南充、泸州、广安为代表的川东地区最高气温一度维持在40度左右,各地“暑不堪言”。与此同时,部分靠天吃饭的行业也迎来了“春天”,旅游、空调、餐饮等行业就是其中典型。


旅游:死海成宠儿 游泳馆爆棚
   记者从旅行社获悉,暑期避暑游是主角,而今年由于入夏以来的强降雨,川内往年常规的避暑胜地诸如九寨沟、青城山等地,道路、景区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游客出于安全方面考虑,对上述景区关注程度大打折扣,避暑游目的地多集中于峨眉山、遂宁死海、宜宾蜀南竹海,包括成都各水上乐园等地。
   据某旅行社营业部工作人员透露,峨眉山、死海、蜀南竹海等线路游客量占比达50%以上,其中本月27、28两日的死海景区更是冲起了“人浪”,人数最高时段景区内有15000人。
   28日,午后的成都酷热难当,记者来到成都猛追湾游泳健身中心,该游泳馆火爆异常,馆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进入馆内消暑纳凉的市民有8000多人,这一数字只有在夏季的高温天气里可以出现,而且像猛追湾这样大型的游泳馆,一年中主要的利润来源也就是暑期的这几个月。
   记者随后前往成都市内多个拥有露天游泳场地的居民小区,游泳池内人挨人的场面随处可见,某小区游泳池售票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入夏以来由于降水集中,高温天气较少,小区游泳池一度没有开放,直到最近气温升高才注水开放,这几天接待了好几千人了,每人次40元,收益十分可观。


空调:迎旺季 销售额涨40%
   “空调的销售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上周末销量同比上涨了有40%左右。”美的集团四川分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蔡超如是表示。据蔡超介绍,上周末成都气温迎来新高,虽不及重庆、武汉等地温度高,但“养尊处优”的成都人还是不胜高温之扰,纷纷前往商场选购空调,所以上周末空调销售量也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29日,四川盆地再次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南充、广安、遂宁等地先后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顶着高温酷暑,记者在成都总府路某电器门店看到,空调销售专区的市民络绎不绝。商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商场夏季的营业额就看空调、风扇、冰箱等降温产品,不少空调品牌均迎来年度销售高峰,“高温经济”带来的正面刺激不可小觑。“如果像今天这样的高温天气延续到周末的话,本周末空调销量肯定会超过上周末。”该工作人员说。
   蔡超介绍,就产品种类而言,夏季销售额较高的多为民用小型空调,而气温较高的川东地区空调销售量更大,其中南充、自贡等地销售额领先其他城市。“总之,在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高温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喘息的机会。”蔡超补充道。


饮食:冷饮店火爆 商场赚快钱
   30日,记者走访了春熙路商圈多处冷饮销售点,位于总府路的某商场门口的冷饮销售点销售人员异常忙碌,据商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销售点是近几天才设立的,销售的主要是一些冰冻的成品饮料,尽管销售点为商场带来的利润十分有限,但商场也在利用“高温”带来的机遇。
   不过,饮品店里也并不是所有品种都好卖。记者看到,尽管品种繁多,但卖得好的种类有限,如年轻人钟爱的奶茶、烧仙草等产品,虽然加了冰,制成了冷饮,也未过多地受到关注,反而是清爽简单不加奶、少糖的果汁饮品、凉茶饮品销售火爆。正在选购冷饮的王小姐告诉记者,“我选的是简单点的饮品,喝着清爽,夏天喝太甜的加了奶油的总让人觉得影响胃口。”
   事实上,在饮食方面,赚高温钱的,远不止冷饮店,蒙牛、伊利等乳制品行业大佬,也推出了解暑产品,都想在这场高温大餐中分得一杯羹。
   实习记者 战传磊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