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报快讯 > 正文

经济数据送暖阳 “神龙”摆尾派红包

金融投资报 2013-02-04 09:35:48
| |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在1月宏观经济数据再度企稳回暖的刺激下,上周沪市走出五连阳强势逼空行情,沪指一举突破2400点整数关口。分析人士认为,在龙年A股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市场有望继续震荡上行,投资者可保持五成以上仓位持股过节。
   上周五,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PMI为50.4,比上个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仍在荣萎线上方。而汇丰公布的1月PMI终值为51.3,创两年新高。因此市场信心进一步高涨,推动沪指向上突破2400点大关,使上周沪指累计上涨5.57%。那么,龙年“收官战”将如何演绎?春节“红包”含金量又有几何?对此,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宏观数据总体趋好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说,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5%,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在21个行业中,只有5个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高于50%,其他的16个行业均低于50%。“综合来看,目前的出口形势仍然不佳。”
   沈正阳说,1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7.2%,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在21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高于50%,只有1个行业低于50%。从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均高于50%,反映企业预期继续向好,生产经营规模仍在扩大。这也与PPI的运行方向是相一致的,估计今年一季度P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而环比则逐渐上升,二季度内有望由负转正。
   对于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沈正阳分析认为,主要是企业“去库存”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将进入“稳库存”阶段,如果宏观经济继续向好,那么,在经历了“稳库存”后,将进入“补库存”阶段,从而增加市场需求,推动价格上行。
   在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刚看来,对PMI指数的分析主要看两条:一是荣萎线。1月份的PMI指数为50.4,虽然比上个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仍在荣萎线上方,表明制造业仍然处于扩张状态;二是其未来的运行趋势。就2月份来看,由于一些民营企业春节放假的时间可能比国家规定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估计2月份的PMI指数与1月相比将呈现出“稳中有降”的现象,但仍会在荣萎线上方。
   陈刚同时说,新订单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显示产需关系出现积极变化,需求端偏弱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经济增长基础趋好。
资金动向值得关注
“日前有消息称,从去年12月初到上周,一些社保基金专户的仓位从四成提高至六成多。而按照社保基金专户的股票仓位上限通常为七成计算,社保专户三年来首度大胆加仓接近上限。” 陈刚说,这意味着已经接近满仓,资金潜力正在逐渐衰竭。
   陈刚告诉记者,社保专户属于典型的风险厌恶型资金,而银行股的市盈率恢复到8倍左右,估值修复行情就大致告一段落,灵活进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估计他们中的先知先觉者正在把“子弹”射向下一波行情的热点板块。
   据悉,不少公募基金已将银行股仓位超配至20%以上,其市值占净值的比例已超过10%的法规“红线”,后市不太可能继续加仓银行股了。同时,目前反弹已超过20%,部分机构需要卖出部分股票用于分红。再有就是有些稳健的投资者把银行股先卖掉一半,这样成本归零,以后每年坐享分红。
   沈正阳说,如今资金大规模集结于金融股之中,如果在2400点一线金融股中的获利盘能够大量兑现,虽然会触发股指调整,但也会给金融股后续反弹腾挪出更多资金,而这些资金是获利资金,操作上将更为大胆。
   “社保资金的仓位接近上限并非意味着行情就此终结。”沈正阳的理由是,目前的市场人气已经调动起来,资金有望持续流入。特别是随着证券市场改革在深化,转融资等杠杆工具也能够充分放大做多资金量。“我倒认为目前投资者更需要关注的是,市场上涨的基石是否牢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否存在,企业盈利是否在好转。”
五成仓位持股过节
   沈正阳认为,由于股票市场历来反应的都是未来和预期,而历史经验证明,每当企业“去库存”活动进入尾声之际,正是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近期市场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尽管部分个股估值已经有点偏高了,但也会在上涨后再回调。“同时基于目前仍然是由于市场对QFII、RQFII等长线资金入市预期而上涨,而证监会高层人士在我国台湾地区访问时关于1000亿元RQFII额度的承诺,将再次强化市场的这一利好预期,建议保持五成以上的仓位持股过节。”沈正阳说。
   对于目前的市场热点,沈正阳认为将仍然围绕周期类股票展开,金融、地产、有色等板块还有机会。同时,由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下发,农业板块还有机会,但需要进行细分。
   对于后市走势,陈刚认为新股发行何时重启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估计至少在今年“两会”前不会重启:一方面是为了“维稳”的需要,特别是今年的“两会”将完成政府换届的任务,“维稳”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是提振市场信心的需要,指数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前,证监会不会重启新股发行。“虽然证监会将给予我国台湾地区10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额度,但到真正入市还有一个过程。”陈刚同时提醒说,还应该看到,QFII、RQFII的投资风格不同于个人投资者,它们主要投资于大盘蓝筹股,这样,将会出现大盘蓝筹股机会将多于中小市值类股票。由于近期市场仍将偏暖,以持股过节为宜,而机会在于医药、商业零售、家电等股票。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 征订:028-86968486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 征订:028-86968486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