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报快讯 > 正文

大宗交易频现折价甩卖大小非无视券商创新前景?

金融投资报 2012-12-26 09:58:38
| |

   本报记者 陈美
   伴随着市场的回暖,昨日券商指数再创反弹新高,西部证券、东吴证券领涨券商股,西部证券放量大涨9%。面对券商股近日的崛起,业内人士认为,证券业协会21日发布的《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券商股就此将有可能会打破靠天吃饭,这一良好预期促成了券商股的大涨。
   然而在券商股连续大涨的同时,记者却发现有多家券商股现身大宗交易掀起减持浪潮。此时在上涨过程中,大小非却悄然甩卖券商股,这是否代表其不看好券商业的未来?


12月现35次大宗交易
   数据显示,12月券商股共有35次大宗交易,东吴证券的大小非减持最猛烈,共出现13次大宗交易,而方正证券则有11次大宗交易,国海证券和兴业证券分别有4次和3次。
   东吴证券12月共出现13次大宗交易颇为市场关注。数据显示,20日东吴证券曾出现5笔大宗交易,成交价在7.35元和7.49元两个成交价位,成交数量在155-500万股之间,5笔大宗交易共计成交金额为1.2亿元。18日和17日,东吴证券连续出现4笔和1笔大宗交易,成交价均在7.3元附近,成交数量也均是100-500万股之间,单笔交易金额最高为3715万元,最低为733万元……
   从交易金额上来看,24日广发证券出现两笔超级大单,分别为1.2096亿股和6914万股,相对当日收盘价分别折价8.56%和0.58%成交,成交金额高达10.67亿元,分析认为,如此大笔的抛盘,只能来自广发证券前十大流通股东。
   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东吴证券出现在大宗交易上的成交数量,很明显是小非在减持套现。“12月12日,东吴证券共有7.21亿股限售股解禁,涉及37家法人股东,其中解禁股份数超过800万股的共有22家,如苏州尼盛投资公司、秦山核电等。解禁当日,东吴证券出现3笔大宗交易,合计800万股,交易总额5240万元,之后又陆续出现大宗交易。从解禁时间点上看,13次的大宗交易抛盘全部出自于12日解禁的某限售股东之手。”


为什么减持?
   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券商股的大小非减持凶猛,不过业内多数人士认为创新大会将给券商股带来新的机遇。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私募人士表示,券商业作为率先变革的行业,业内的创新将打破之前靠天吃饭的格局。
   上海鼎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张高认为:“2013年市场的一大机会就是跟着政策走,即有重大制度性改革的行业。其中,券商行业的创新是比较明确的,因为在2012年,这一行业的改革就已开始,其中证券公司理财创业、支持跨境业务、积极参与场外市场、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等都将长期利好券商业。”
   北京京富融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彦炜也表示:“在看好的机会中,券商创新大会对券商行业的影响十分巨大,尽管目前业内对创新大会的一些细则还有争议,但券商在金融、理财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均十分可观,诸如宏源证券等券商将受益很明显。”
   既然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券商业的未来发展,那么上述出现在大宗交易上的大小非为何还折价甩卖?
   记者致电东吴证券董秘办,其工作人员表示:“12月2日公司有7.2亿解禁股解禁,基本上都是发起人,而近日出现在大宗交易上的折价甩卖,其实是这些股东根据其自身资金状态做出的决定。目前东吴证券还是以经纪业务为主,且这一业务占到公司整个业务的40%。”
   业内机构预计,2012年东吴证券的业绩将在0.15元左右,而2013年的业绩在0.2元以上。梁浩对此表示,年底即便有估值转换的空间,按照昨日东吴证券7.9元的收盘价计算,其对应市盈率也高达52倍和39.5倍,大小非减持是可以理解的。
   方正证券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大小非的减持,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和回答,这是股东自己的事情。我只能说现在公司运行正常。”三季报显示,尽管方正证券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8%和57%,但每股收益仅0.06元,且经纪业务占到主营业务的51%,而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的占比不足5%。全年机构预计方正证券每股收益为0.12元,2013年为0.15元,由此看来,其对应对应率仍然高达40倍以上。
   对于创新大会对券商业的影响,中金公司分析师毛军华认为,目前市场对行业的预期较为充分,创新大会结束后,行业需等待半年报期间体现在业绩上。但长期来讲,随着创新业务的推进,证券公司分化将更加明显,大型证券公司将在创新业务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 征订:028-86968486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