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 > 金报快讯 > 正文

看冬至羊肉大战 成都市民消费模式悄然改变?

金融投资报 2012-12-24 10:24:57
| |

实习记者 王红英 霍雨佳 廖雪
        冬至吃羊肉,是成都市民近年兴起的一种习惯。从今年冬至喝羊肉汤上看,在餐厅消费的火爆场面变冷了,大多数市民选择买肉回家,成都市民消费模式是否悄然发生改变?
         21日,也就是冬至当天,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了成都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羊肉汤馆和羊肉一条街的“小关庙”,发现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卖的熟食羊肉汤生意火爆,而羊肉一条街“小关庙”等羊肉店的生意略显冷清。


        羊肉店:生意显冷 晚上十点后降价
        近年的冬至节,成都羊肉一条街的小关庙羊肉馆高朋满座,生意火爆。今年,金融投资报记者特别关注了“小关庙”发现生意十分平淡,当晚十点后,部分商家开始降价甩卖。
        早上八点过,记者开车到成都转了一圈,发现卖羊肉的店家处于忙碌状态。同时发现,很多“鸡毛店”也加入了卖羊肉的行列,招揽吃羊肉的各种广告遍布成都大街小巷。
        下午五点半,记者再次来到“小关庙”,看见所有羊肉店列队待发、准备迎接食客。偶有一辆车经过,老板和服务员齐上阵,“你们几位,这边坐,我们今年吃羊肉素菜统一只收十块钱”、“你们几位,里边坐,里边暖和”,食客所到之处都享受贵宾待遇。
        下午六点半,小关庙整条街的上座率不到一半。
        晚上十点,整个小关庙只剩有少量客人,两家羊肉店开始打烊。很多店家开始把羊肉价格从100到110元每斤降至80到90元一斤,但效果并不明显。
      “今年生意不好,每年的冬至节我都来这里卖甘蔗,去年冬至节我卖了1400多元钱,今年只卖了4、5百块钱,”专程来卖甘蔗的唐女士说。
     “去年冬至我卖了1500块钱的羊肉串,今晚只卖了500多块钱。”因为食客减少,卖羊肉串的李大姐也是同样的遭遇,我今年同样还准备了1000多块钱的羊肉串,今晚肯定卖不完了。
     “没想到今年吃羊肉的人比往年少了这么多,我今晚备的材料还剩下一大半没卖完呢。”一位羊肉老板无奈的告诉记者。
        记者试图找商家了解收益情况,被多位商家拉着脸婉言拒绝。


        熟食羊肉:价格较低排队购买场面火爆
        与羊肉店相比,在各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熟食羊肉汤时需排队,场面火爆。
        下午四点,记者来到人人乐桂王桥店看到,在超市出口处卖烟酒的柜台前临时搭建了一个羊肉摊,配备有羊肉汤锅的各种食材和作料,萝卜香菜一应俱全。旁边放着两大桶专门熬制的高汤,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下午五点,记者在去冻青树农贸市场的路上看到,从市场出来的人们几乎都提着沉甸甸的还冒着热气的羊肉汤。循着热气腾腾的白烟记者在农贸市场的入口处看到,在一家卖干货的铺子前边,临时搭建的肉汤锅场面火爆。
        在新二村、建设路、新鸿路等农贸市场,场面一样火爆。“羊杂羊肉都是45元一斤,很划算的。”专门负责称重收钱的羊肉大妈告诉记者,我们是临时搭建的摊,成本相对较低自然买的价格就低。
        记者在超市农贸市场所到之处,卖羊肉汤的铺面全部都是排起长队,场面异常火爆。


        观念转变:关注健康消费模式悄然变化
        在采访中,成都市民都是从价格上考虑、从食品安全上思索。不难发现,成都市民对节日消费模式已悄然发生改变。“我觉得在家里吃比在外面吃更舒服,主要是从卫生条件考虑。”家住桂王桥的张阿姨告诉记者说,现在到外面吃羊肉太贵了,我今天买了两斤羊肉才花90元钱,比外面吃便宜多了。“去年为了吃羊肉,我到小关庙排队等到凌晨1点才吃上了”银行职员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我就在超市里买点熟羊肉回去煮着就可以吃了,现在到处都在卖羊肉,吃羊肉不会选特定的地方。“我昨天去吃羊肉汤了,其实不是为羊肉,就为了找个理由几个朋友聚聚。”从事教师工作的杨女士告诉也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冬至羊肉大战”中,无论是羊肉一条街的“小关庙商家“,还是菜市场临时搭建的羊肉摊和超市临时开辟的羊肉专区都积极备战,努力地想从冬至节羊肉大战分一杯羹,但在今年,成都市民悄然改变消费模式让商家们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局。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