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讯(张蓓 魏志鑫 记者 吉雪娇)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四川与云南交界处。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立足于筑牢反假货币“防火墙”,暖心守护百姓“钱袋子”,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从构建“政银警”协同机制、强化监督培训、优化反假货币工作措施、深化全方位宣传等方面,强化县域反假货币治理,净化县域现金流通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现金使用安全。据该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共享假币监测信息242条。
构建“政银警”协同机制,突出机制先行。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推动将县域反假货币工作纳入攀西金融改革指导意见,组织签订《攀西地区联合打击假币违法犯罪合作备忘录》。与辖内米易、盐边两县政府签订反假货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打击等县域反假货币工作协调机制。同时深化与市级、县级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托反假子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向公安部门实时反馈假币监测信息。按季反馈假币收缴数据分析报告,织密假币信息监测网,提升打击假币犯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3年以来,与公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2次。
优化反假货币工作措施,提升堵假防假硬实力。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根据县域城市布局和人员集中程度,及时调整货币真伪鉴定机构布局,优化县域设置人民币真伪鉴定单位4个、外币真伪鉴定单位2个,实现米易县、盐边县鉴定单位全覆盖。针对假币解缴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将县域银行机构假币解缴时间由按月解缴调整为按季解缴。持续强化现金机具管理,督促县域银行机构及时更新换代现金机具54台、系统升级349台,从而提升防伪性能。
交通银行攀枝花市分行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普及
强化监督培训并重,着力提升假币堵截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通过日常巡查、暗访检查等方式督促县域银行机构扩大假币监测范围,延伸监测触角,丰富假币线索渠道。加强对银行机构假币收缴监管,规范营业网点柜台假币收缴,及时掌握假币动态信息和相关情况。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现场检查指导假币收缴工作10次。督促银行机构做好反假货币培训工作,并抽查评估培训效果。县域银行机构组织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培训36次,120余名现金从业人员参加培训。
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联合米易县公安局到米易县农贸市场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
构建全方位宣传体系,增强公众反假意识。中国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充分发挥金融志愿服务队、金蓉法律青年、网格化责任银行网点等宣传力量,前往乡村集市、田间地头、车站等地开展反假币知识宣传。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短视频、报刊、宣传折页等线上线下媒介,推进反假币宣传进乡村。截至2024年11月末,县域反假知识集中宣传30余次,线上宣传600余次,受众12万余人。“这样的宣传内容对我们来说很实用!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也掌握了‘一转、二摸、三透光’的假钱识别方法。”米易县湾丘彝族乡村民付某在2024年9月反假货币宣传月集中宣传现场对记者说。
“持续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现金使用安全,是人民银行履行法定职责所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作,提升县域假币犯罪源头打击力度和拦截能力。加大反假宣传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切实提升公众防范假币意识和能力。”人民银行攀枝花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