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纭嬉 本报记者 吉雪娇
在规模扩容的同时,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转型仍在加速,其中,理财公司头部效应更加显现,而未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自营理财业务规模则不断压缩。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认为,代销业务或成为中小银行的重要赛道。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选择代销理财产品时同样需注意识别风险。
中小银行转型代销加速
2024年以来,在多项监管调整的共同驱动下,理财市场迎来快速扩容,但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压力。
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趋严,特别是对未设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据报道,今年6月,多家中小城农商行收到监管对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的提醒,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与农商行于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总体来看,各地要求有所不同,但整体的方向是要求中小银行压缩理财业务规模,控制理财业务的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考虑到设立理财公司的门槛,对于资本金、理财规模、团队配置等方面均有严格监管要求,多数中小银行较难取得筹建资格。随着监管政策的推进,中小银行存量理财规模压降或将提速。
同时,部分不具备设立理财子公司条件的中小银行,或将有序退出理财业务发行市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共有266家理财机构拥有存续的理财产品规模,较年初减少了22家。
分析人士认为,对大多尚未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而言,代销或将成为业务增长的新途径,未来有望拓宽合作渠道,发挥下沉市场优势。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显示,2024年上半年,理财公司持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28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此外,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6月全市场有511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20家。
“中小银行在本地有客户资源积累,且了解客户的投资偏好,在销售渠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发力理财代销可以丰富其理财产品,稳定客源,带来一定的中间业务收入,是其转型的重要出路。”业内人士指出。
理财公司拓展下沉市场
在互联网银行代销渠道的拓展方面,动作也十分频繁。例如,微众银行与恒丰理财达成理财产品代销合作,网商银行App显示合作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包括农银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在内的14家机构。
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在完成大中型银行销售渠道扩展之后,正迅速拓展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下沉市场。多家理财子公司新增了代销合作机构,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城商行、农商行,甚至覆盖到县级农村信用社。例如,工银理财新增了陕西彬州农村商业银行、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代理销售机构。招银理财至少与10家农商行达成了代销合作。
中小银行推进开展代销业务的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代销赛道竞争亦逐渐激烈。
普益标准指出,银行理财产品代销是大部分未获得理财牌照的中小银行参与理财业务的重要发力点,中小银行应从代销选品、金融科技、客户服务等多方面全面提升自身代销实力,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代销体系。代销选品方面,代销机构应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精选出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能满足客户预期的理财产品。金融科技方面,代销机构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客户服务方面,代销机构应建立清晰、用户友好的代销展示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透明的信息,以优化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选择代销理财仍需注意识别风险
随着代销理财产品的增多,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那么,代销理财产品与银行自营理财产品有何区别,其安全性又如何?
“代销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接受其他金融机构的委托,作为销售机构,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份额的认购、申购、赎回等服务的中间业务。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不承担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产品的风险由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业内人士指出。
从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管来看,自营产品更加可控,而代销产品的风险则更依赖于发行机构。但在代销产品愈发普遍、金融监管愈加严格的背景下,代销产品的风险也将会更加可控。综合来讲,自营产品并不一定会优于代销产品,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选择口碑较好的销售机构,再结合产品发行机构、风险、收益等综合判断。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都会在产品说明书中显著位置标注产品登记编码。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的详细信息,以验证产品的真实性。或者可以在银行系统和官网等官方正式渠道查询相关信息,确认产品是否为银行代销。消费者还可以关注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或银行代销产品的发行机构账户,以鉴别真假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