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 正文

警惕“征信修复”骗局维护良好信用

金融投资报 2024-09-12 08:01:30
| |

本报记者 吉雪娇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能力,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9月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宣传金融知识、揭露诈骗手段能够使公众提高警惕,避免财产损失。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贷款买房还是申请信用卡,良好的征信记录都是必要的。然而,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不法分子以“征信修复”为名实施诈骗,造成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

金融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征信修复”诈骗陷阱,以保障个人信用记录和财产安全?那些声称能“清洗”信用记录的所谓“特殊机构”是否真的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出现不良征信记录,应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征信修复”套路解析

套路一:套取高额费用后“跑路”。

据人民法院案例库,2020年7月,黄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虚假贷款信息。随后杨某经网友庄某介绍,联系被告人黄某某办理贷款。同年8月23日至9月9日,被告人黄某某利用微信以收取征信修复费用、保证金等名义,骗取杨某人民币8500元,并将微信账户注销。

这是最常见的“征信洗白”手段之一,即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此类欺诈行为巧妙利用了民众渴望清除不良征信记录的急切心态,通过打着“信用修复、清除污点、删除记录”及“代理申诉、咨询服务”等旗号,甚至鼓励伪造证明材料进行申诉,以此宣传,诱使受害人参与其服务。它们会指导受害者采用诸如“非故意逾期”、作为收取高额服务费用的手段。然而,一旦修改征信信息的尝试失败,这些不法分子往往拒绝退还已收费用,甚至直接消失无踪,使受害者蒙受经济损失。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某社交网站发现,有征信逾期的“金融消费者”会发布求助帖询问征信状况,而潜伏其中的不法分子则在评论区发布各种广告进行轰炸,散布像“专业征信修复,永久消除黑名单”“独家渠道,征信洗白”之类的具有诱惑性的宣传语。此外,还辅以“我家亲戚就是通过这个机构洗白了,现在完全没问题”“我本人在XX机构工作”等话术进行广撒网。

套路二:骗取个人敏感信息,盗刷其他资金。

据人民法院案例库,2019年4月至6月,陆某某以能消除信用卡逾期不良记录为由,骗取被害人王某某的信用卡信息及信用卡预留的手机电话卡、信用卡查询密码等资料,通过手机支付宝、“闲鱼”软件套现的方式,骗取被害人王桂民人民币91558元。

不法分子在办理“征信修复”的过程中,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等方式获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名网贷,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

套路三:利用信息差“钻空子”。

实际上,如果信用记录中确实存在逾期还款等不良记录,会有专门的合法途径提出异议申请,请求更正。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声称拥有特殊的“清洗”途径,利用部分民众对此流程的不了解,诱导他们支付费用。而这些不法分子所做的,可能仅仅是按照正规程序进行申诉。

哪种情况能进行修复,该如何修复呢?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表示,如果金融消费者发现征信报告中的信息有误或遗漏,有权利向人民银行或信息提供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错误。如某笔还款明明已经结清,却还在征信报告上显示逾期未还,首先,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信息提供机构提交书面异议或通过征信中心官网在线提交。一旦异议申请成功提交,相关机构会在征信报告中标注异议信息,提醒他人该条目正处于调查阶段。在接下来的20天内,他们会核实这些信息。最后,若核查结果显示信息确有错误或遗漏,他们会及时修正;如果信息无误,则会取消异议标注;若核查结果不确定,会详细记录核查过程并告知,并且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套路四: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收集的银行卡号、贷款额度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社交软件等联系消费者并骗取信任,谎称金融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联网贷款等借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如要“修复征信”,需向指定的“专用账户”转入资金进行“信用佐证”,并称该笔款项随后将予退回。一旦消费者信以为真操作转账,不法分子则迅速转移资金并藏匿。

“他们会说帮你向逾期那家金融机构提供了信用担保,换取银行的信任和宽限,需要你提供这笔担保金,成功修复后扣除服务费返还。”有受害者表示,“让你提供一定存款的储蓄卡,说是可以取得银行信任,弥补征信不良,然后通过一系列操作将你卡上的钱全部转走。或者欺骗你说需要另外提供一张信用卡进行核查实际使用情况,作为证明解除黑名单,然后通过所谓的系统将你的主要信息盗取,刷光所有额度,给你留下一笔新的债务。”实际上,当受害者打钱过去之后,就成为他们通信黑名单上的新成员。套路五、开班“授课”,收取高额费用。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某网站上有“广告”宣称,只要花钱就能获得内部“征信修复”课程,只要购买该课程入群,“学习”以后也能帮助别人进行“征信修复”。

据了解,这是另一种诈骗手段。不法分子谎称可以教授“征信修复”方法,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发展下线。他们会设立一系列课程,包括线上讲座、线下研讨会等,以此吸引急于改善信用记录的人群。骗取不知情群众交纳高额的“保密费”“材料费”“培训费”等。从教到骗,已成为“黑色产业链”。

据人民法院案例库,2019年8月8日,赵某某、裴某等人谎称可以教授他人正规的、合理合法地修复征信的技术,骗取被害人王某人民币16800元。另一不法分子李某某于2019年12月1日加入公司,负责拉客户收费,被告人赵某某负责授课培训,约定赵某某每培训一天,李某某发给赵某某人民币 2000元。2019年12月13日,赵、李以上述同样的手段骗取受害人王某人民币10000元。

征信信息不能随意删改

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不仅要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套路,更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做到知法懂法,既不逾越法律的红线,也能保证自己不上当受骗。

需要留意的是,凡是声称合法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事实上,“征信修复”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概念。同时,征信信息不能随意修改、删除。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任何机构均无权随意修改、删除个人征信报告中的无误信息。

伪造公文、冒充金融监管人员的不法分子也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增强防护意识 守好“钱袋子”

金融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个人信用记录、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对此,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曾发布提示,提醒金融消费者正确认识个人征信,警惕“征信修复”骗局,谨防信息泄露、上当受骗、钱财损失的风险,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具体来看,当前,金融消费者在借贷、担保、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记录,均已纳入征信记录范围。若金融消费者出现违约逾期等不良征信记录后,轻信“代理维权”组织教唆,采取拒绝还款等行为,不良记录不但不会消除,反而会对金融消费者后续申请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金融消费者要认真履行合同义务,避免产生不良记录,自觉维护个人信用。即便有了逾期记录也不必过于紧张,个人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记录自欠款和欠息还清后只保留5年,不会伴随终生。

金融消费者如果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即可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处理。金融消费者应当树立依法理性维权意识,直接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进行征信异议申请或投诉,或通过法律诉讼等方式依法合理维权。

此外,金融消费者还需谨慎保护个人信息。正规的征信报告中对个人信用信息有详细记录,这些信息将影响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机构的借贷能力。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不要通过非正规途径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做到重要证件不外借、重要信息不随意提供,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各种风险。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